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和平县坚持制造业当家

大抓“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

2024-12-16 11:14:2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叶春雨

今年以来,和平县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产业兴县行动。在这片热土上,“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新医药和可穿戴饰品正在蓬勃兴起,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钢铁产业锻造坚实基石

今年1月至10月,和平县钢铁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7.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2.4%。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是重要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位于大坝镇,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亿元,现有员工350多名。该公司建有热轧钢筋连铸连轧生产线1条,年产能力为炼钢140万吨、轧钢90万吨。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与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计划投资新建一条135万吨的棒材热轧生产线,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小黄豆”推动“致富业”

和平县现有从事腐竹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家庭作坊278家,共有腐竹生产线630条,包括美芳源食品、润泽食品、和盛食品、世锦食品等企业,年产腐竹约1.5万吨,年产值超5亿元。依托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县以“一心两区”为抓手,大力推动腐竹产业聚集,形成了从研发创新到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条。“一心”即腐竹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于福和产业转移园,集合了和平百年腐竹文化展示与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科技培训、产品展示等多元化功能。“两区”即合水镇腐竹三产融合发展区和贝墩镇腐竹精深加工区。合水镇腐竹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和小豆食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占地面积232亩,首期建设82条腐竹加工生产线;贝墩镇腐竹精深加工区占地面积120亩,以广东省润泽食品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首期建设52条腐竹加工生产线。

打造绿色产业新引擎

和平引入明泉科技、黎水食品、聪明人、东森堂等食品饮料企业,企业各有所长、产品各有特色。黎水食品、明泉科技等企业致力于开发高端饮用水产品,聪明人、东森堂等企业专注于猕猴桃、百香果等果汁饮料的研发生产。此外,通过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县肉联厂、和盛食品集团农牧生态循环产业一体化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平县推动食品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营养保健食品。

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材料产业是和平县实现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集聚了金龙矿业、长丰环保、新奥科技、福和新材料、鑫盛塑料等27家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今年以来,和平县大力培育长丰环保新材料、保特新材料等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型发展。今年1月—10月,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9.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3%;规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2.4%。

种植南药助力乡村振兴

和平县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南药品种。和平药业、君乐药业等龙头医药企业的崛起,加速了和平县南药种植、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链的延伸。未来,和平县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中型医药生产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市场流通平台建设,不断延伸南药产业链。

打造可穿戴饰品产业

可穿戴饰品产业是和平县的特色产业。依托钟表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平县深化与“双区”合作,成功吸引了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研发生产手表、手环、饰品、珠宝等年轻化产品,不断延伸钟表制造产业链。目前,和平县现有可穿戴饰品企业24家,包括眼镜企业、珠宝首饰企业、钟表企业等。作为可穿戴饰品产业的一员,河源朗轩眼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板材品牌眼镜架等产品,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今年前11个月实现产值2300万元。目前,和平县正加快建设可穿戴饰品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产运营后可引进15—20家钟表企业,吸纳劳动力约1000人。

    上一篇: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