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出炉

源城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案例入选

2024-10-30 09:42:3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林梓楷 李建华 日前,由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出炉,第二批发布的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0个典型案例,其中,我市《源城区聚焦三大环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案例上榜。

近年来,源城区打通村集体参与市场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渠道,持续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着力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比例,促进村集体经济向更宽领域延伸拓展,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534.37万元、同比增长19%,占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比重达99%;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均达49万元以上。

源城区坚持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注入“源头活水”。打造“农业+”模式,积极发展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民宿、农家乐等产业,每年为16个村增收约809.8万元;打造“工业+”模式,引进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投产,每年辐射带动23个村集体经济增长约1818.65万元、就业超3600人次;打造“文旅+”模式,用好用活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游玩观光、餐饮民宿、娱乐休闲等产业。

源城区坚持“一村一策”全面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持续激发村集体经营资源资产的动力、活力。埔前镇大塘村、高围村等10个村充分利用水库移民资金合作投资建设移民厂房,成功吸引河源丰田纺织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以厂房租赁形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130万元。统筹涉农资金和村集体富余资金入股河源国家高新区、源城区工业园有关项目,目前17个行政村入股成长性较好的园区经济项目,每年可带来分红收入1332万元、村均增收78.35万元。

源城区大力推进“政银企村”多元合作机制,不断夯实村集体经营资源资产的要素支撑。源西街道庄田村与瓶装水企业重新签订合同,清理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租赁合同,将原10%干股参股分红模式转变为收益更高的租赁合作模式,修订后收益从原来的12.1万元增加到67.8万元。埔前镇陂角村与航嘉源公司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创新推出“灵活用工就业帮扶”模式,大力推进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采取“随来随开工”、计件结算、多劳多得的多样结算方式,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形成了企业用工、妇女就业、家庭增收的三赢局面。

    上一篇:联演联训砺精兵 共筑森林防火墙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