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扎实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
构筑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本报讯 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记者日前从东源县委政法委获悉,近年来,该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构筑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东源样板。
东源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的“总枢纽”和“桥头堡”作用,集成化推动基层治理,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2023年底,全面完成全县21个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和信息系统建设,以“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诉求”为功能定位,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打造集司法矛盾调处、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心理服务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推动实现“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共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探索推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与“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举措,联合多部门成立县工业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及“检调对接”工作室,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东源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资源,促进“六边联动”,实现矛盾纠纷全方位调处。持续推动综合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的基层治理网络,全面织牢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延伸法检力量“新触角”,建立政法单位进驻乡镇综治中心工作机制,18名法官、10名检察官分别挂钩联系21个乡镇综治中心,推动诉讼、检察工作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前端。筑牢司法调解“主防线”,持续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筑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建立乡镇、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308个、配备调解员1885名。开辟警网融合“新阵地”,加强信息预警预报,公安机关将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警情信息及时与乡镇综治中心对接,通过矛盾纠纷梳理,从源头化解矛盾。
东源聚合“N方力量”,充分整合基层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手段和渠道,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形成多元共治“一盘棋”推进。结合东源实际,创新提出“大树头议事”基层治理模式,定期安排党政领导干部、职能部门人员到现场大树头下与群众一起喝茶议事、收集民意、调解矛盾,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积极引导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政法干警、“五老一贤人员”、律师等参与调解工作,成立9个行业性与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努力将红色、乡贤与家风家训文化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打造出“古村文化+三治融合”“大榕树+社会治理”“红色调解室”“先锋党员基层调解室”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实现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双提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