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政法系统多举措强化法治河源平安河源建设

夯实平安之基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07-03 10:25:5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林梓楷 通讯员 陈鹏

全市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36.85%;

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传销、养老诈骗犯罪320人,检察环节追赃挽损99.51万元;

持续抓实司法救助工作,共办理司法救助49件12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7.94万元;

……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今年以来,河源市政法系统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法治河源、平安河源建设,有力维护了全市政治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提供坚实政法保障。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重拳打击违法犯罪

“这不是在做梦吧。”近日,陈女士账户上多了6.8万元。这笔钱,本是她在生意场上交出去的“特殊学费”。然而,源城公安分局东埔派出所民警用正义帮陈女士“免学费”。

2022年底,做大理石生意的陈女士不慎掉入“客户”设下的连环套,当场被骗6.8万元。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追溯与沟通,民警于近日帮陈女士全额追回被骗钱款。

大力推进反诈工作,关系群众冷暖安危,是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市反诈中心共预警劝阻14.21万名高危潜在受骗群众,止付涉诈资金超3.38亿元,冻结涉诈金额2241万元,原路返还涉诈资金216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整治,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实现全市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11.02%、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36.85%、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9.75%;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数、审结数,同比分别下降5.85%和1.35%。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儿子不能像一张纸一样飘走了。”今年3月,王涛约了一群朋友聚会,先是吃饭喝酒,后又到桑拿店放松。次日早上6时许,王涛突然晕倒,不治身亡。王涛的父亲王建,想要为儿子的死讨回“公道”——要求儿子的朋友、桑拿店老板至少赔偿100万元。

儿子的朋友、桑拿店老板认为赔偿要求不妥,结果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不断激化,最后“闹”到了和平县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和和来”调解室。

经过多方劝解,王建同意将赔偿金额降至6万元,桑拿店老板当场转账3万元。这起争执月余的纠纷终于告一段落。

诸如此类的矛盾调解案例,是我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一个缩影。在矛盾调解工作中,我市持续加强源头治理、多元解纷,“老吴调解工作室”“东埔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和来”等一批品牌调解工作室和“擂茶调解”“禾坪说事”等一批特色调解工作法不断涌现,已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利器。截至5月底,全市共调解矛盾纠纷2728宗,调解成功2706宗,调解成功率99.2%。

此外,我市还依托法官联络点、巡回审判点、巡回法庭等阵地,积极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发送典型案例、法治宣传等活动,推动基层治理单位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从15.4%上升至83.3%。

用“平安指数”

保障“发展指数”

“没想到真能解决问题。”河源一公司采石场被当地村民破坏生产、阻扰经营,沟通无果、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该石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市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投诉,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高效快速处理,大大减少公司经济损失。

这是我市用“平安指数”保障“发展指数”,以法治力量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17件,审结涉各类市场主体纠纷案件23890件;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制定《“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起诉经济类犯罪82件156人,清理涉企刑事诉讼“挂案”10件。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市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工作举措,推深做实东江流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件,源头化解水经济纠纷105件。大力开展森林义警建设,建成3个自然保护区警务室、25个生态警务室,成立3个森林义警大队,协助森林公安处置涉林违法案件289宗,实现了林区预防警务的防控效果。

    上一篇:紫金产业园获评优秀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