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和平县今年计划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8.37万亩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擦亮绿色生态底色

2024-04-19 09:47:55 来源:河源日报

3824ece28dd11e4f1cf1a99cd9314e20_hyrbs0419002_003_01_s.jpg

■工人抢抓春季植树有利时节,忙碌有序地进行造林工作。本报记者 林科 摄

e91fe1061758a8a948d2cd78a6523c52_hyrbs0419002_003_02_s.jpg

■和平县浰源镇赤龙村稳步推进造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本报记者 林科 摄

■本报记者 陈星 叶春雨

春风拂柳催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走进和平县浰源镇赤龙村,放眼望去,一株株新栽种的树苗整齐排列在山坡上,迎风挺立,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近年来,和平县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六大行动”,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不断擦亮和平绿色生态底色,全面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彩。2023年,该县完成营造林任务8.25万亩,其中林分优化3.92万亩、新造林抚育2.03万亩、森林抚育2.3万亩。今年,和平县计划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总任务8.37万亩。

这亮眼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和平县林业部门植树造林、提质增效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也寄托着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殷切希望。

造林增绿 向专业化迈进

要实现植树造林提质增效,选择专业的植树造林施工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关键。和平县将造林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给专业的造林施工队伍,从打穴、种植到抚育、管护,全程负责到底,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早上6时,工人陆续到达浰源镇赤龙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造林现场,运苗、铲土、栽苗、填土、踩实……忙碌有序地进行造林工作,红椎、木荷、枫香等一棵棵乡土树种被科学栽种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总共负责1350多亩的造林任务,每天组织40名工人上山造林,严格按照每亩56株的标准新种植火力楠、红椎、任豆等多样化树种,争取在4月底完成种植。”广东景顺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姜远雄表示,自去年冬,工人就开始进行打穴工作,为抢抓春季植树有利时节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经常到造林点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对种植质量、成活情况等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强造林抚育管理,确保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和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完成全部种植后,工人将对新造林进行松土扩穴、追肥培土、修枝割草等抚育工作,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树木茁壮成长。

优化林分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绿美和平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林分优化则是提升森林质量的关键。为推进林分优化,和平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原有低质低效林逐步改造成针阔或阔叶混交林,逐步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相景观,培育稳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今年将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优化任务3.43万亩,其中低质低效林改造2.31万亩,封山育林1.12万亩。”和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林分优化3.43万亩主要规划在“一江四路”(东江流域、龙河高速、京九铁路、赣深高铁、国省道路)进行实施。

据了解,该县通过抚育间伐、补绿增量、林地清理等方式,合理选择和配置绿化树种,选用红椎、火力楠、木荷、枫香、任豆等珍贵及乡土阔叶树种,增加目的树种和景观树种密度,改善林分配置,从而提高森林碳密度,增加森林碳汇量,提升景观效果。

今年,和平县计划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总任务8.37万亩。其中,林分优化3.43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2.31万亩,封山育林1.12万亩)、森林抚育1.61万亩、新造林抚育3.33万亩。目前,全县已完成2.31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的备耕打穴工作,并完成种植2.06万亩、封山育林1.12万亩,预计4月底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6月底完成森林抚育、新造林抚育等任务。

接下来,和平县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强植绿增绿工作,不断增加森林面积,逐步恢复地带性森林群落。通过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构建生态网络,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推进森林绿化、美化、生态化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