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肖丽梅: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记者 梁驱远
代表建议承载着民意,蕴含着民智。扎根乡村20多年的东源县三红糯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丽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肖丽梅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围绕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保护、优质水源保护与开发、农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创业等主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提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议。
去年,肖丽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支持农村解决用水问题的建议》,于2023年7月11日得到了水利部的答复,省、市、县水务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推动农村供水工作的相关方案和条例等,这极大鼓舞了广大基层水务工作者的信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良性可持续运行。
今年,肖丽梅继续带着初心出发,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让建议充分反映民声民意,过去一年来,她经常走访群众,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围绕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先后到龙川县黄布镇、东源县曾田镇、东源县柳城镇等地走访调研,了解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多次到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社情民意,并形成了高质量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广东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属国家级湿地公园,近年来,湿地公园的管护难度、湿地利用与湿地保护之间不平衡性逐渐加大,针对湿地公园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肖丽梅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网络,强化湿地生态监测和数据管理,切实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肖丽梅还非常关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建议做实做细产业分类和规划,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基础,加强企业家和领导技能型人才培育,增强服务意识,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建设项目中需要大量第三方编制材料的证明、民营企业的成本与负担加大问题,她建议取消可研性报告和各类名目的实施方案,改由企业承诺制的方式进行担保,并优化现有编制材料制度,减轻民营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