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以头号力度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2023年,南粤大地劲吹“头号工程”的奋进号角,各地市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赛道上赛龙夺锦、争先进位。
中心大局之所在,就是人大履职重心之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首位担当、“头号力度”,全链条、全方位推进“头号工程”,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全面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实施三级人大联动监督。常委会领导、各专(工)委、人大代表纷纷深入镇村街道、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企业车间,亮出真招实措,让监督触角直达“百千万工程”工作存在的堵点、痛点问题。其中,常委会领导分别担任市“百千万工程”副总指挥和4个驻县区指导组组长,工作在一线、冲刺在一线,在把市委的工作要求督导落实在一线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广泛集中民智,及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有力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万众一心推进“头号工程”的强劲势头和强大合力。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打好监督、立法、决定“组合拳”,全覆盖督导“百千万工程”任务落实,重点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圩镇、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将涉及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民宿产业发展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使用等列入2024年监督议题,并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立法需求调研,切实为“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彩,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把好视察调研关 让监督彰显力量
2023年是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如何加快把县区、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紧盯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认为,把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落实到“百千万工程”具体工作中是重中之重。
“企业目前的生产规模如何?市场需求怎么样?技术创新有什么亮点?”2023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的省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在边走边看间,代表们聚焦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发展各抒己见,畅谈感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活动。聚焦聚力“百千万工程”,市人大常委会不仅做好、做足规定动作,组织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为河源发展“鼓”与“呼”,还坚持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监督工作的风向标,积极配合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选派相关领域代表参加每场座谈会,为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解决民生问题建言献策。
坚持以“头号力度”,以“头号工程”的势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的形式,详细了解灯塔盆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助力其打造示范引领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检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情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调研我市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情况,总结我市在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努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会还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助推“百千万工程”扎根在河源大地上,结出硕果。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积极展现担当作为。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累计参与11500多人次,接待群众9500多人次,解决问题2100多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好督办落实关 让监督惠及发展
主动投身“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展现新时代人大的新担当新作为。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以“百千万工程”指导组和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机制为重要抓手,整合督导力量,丰富督导手段,创新督导方式,通过督导重点工作、开展走访调研的形式,全面掌握“百千万工程”落实情况,压实乡镇、村(居)责任,指导各地聚焦县域经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谋划好、部署好每个项目,有效推进工作,共同助力镇、村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累计督导镇街64个、村(居)333个、企业138家,协调解决美丽圩镇建设、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职工子女入学等问题50个,报送督查信息174期,有力助推我市“百千万工程”起步扎实、开局良好。
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及驻县区指导组的有力督导支持下,当前各县区正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合力,努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力争交出满意答卷,共赴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注重找准定位,明确督导方式。驻和平县“百千万工程”指导组围绕实施“头号工程”,指导建立了县一级6大类、15大板块、92个小项的重点任务清单以及乡镇一级 442个小项的重点任务清单,为督促“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督促指导,健全工作机制。驻龙川县“百千万工程”指导组实行“日碰头、周小结、月复盘”对接沟通协调机制,指导建立工作台账,将全县283项重点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序化,采取“一周一调度”或“ 一月一调度”的频次,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往前赶,特别是持续22周采取“日联系、周报告”方式,督导市重点项目“龙川县冷链物流园项目”提速推进并在去年顺利开工。
细化具体要求,提高督导实效。驻紫金县“百千万工程”指导组通过制定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制作“百千万工程”工作架构和宣传栏,推动完善县、镇一体指挥体系,构建“五位一体”政策体系,督促制定重点目标任务,细化县、镇两级重点任务清单,印发“三张清单”(重大突破性抓手清单、重点改革事项清单、重点典型培育清单)等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领导精力、干部力量、资源要素往“百千万工程”聚集,形成抓“头号工程”的强劲势头。
聚焦重点工作,强化实地督导。驻源城区“百千万工程”指导组找准推动源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督导,密切跟踪高埔岗市级文创园等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太平古街、河源烈士陵园等31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必检点位实地走访检查;调研7个镇街、68个村(居),走访34家企业,推动解决企业员工子女入学、白岭头村粤赣高速回迁安置点的市政道路建设等一批民生关切问题。
■本报记者 梁驱远
通讯员 邹菡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