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来,我市“6·30”活动累计筹集5.84亿元
凝聚爱心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我市“6·30”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果最好的扶贫济困平台。图为紫金县乡贤捐资建设的紫金县佑文中学。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王亚娇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项目拓展、受灾地区重建……自2010年以来,我市“6·30”活动建立了成熟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累计募集资金5.84亿元,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果最好的扶贫济困平台,在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近年来,我市“6·30”活动不断适应形势变化,从单纯扶贫济困转向助力乡村振兴,倡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三农”事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物质支撑和精神支柱,有效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六大转变”。
汇聚爱心力量
倡导全民公益
走进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井贝村,道路宽敞洁净,村民在广场上锻炼。井贝村的道路和广场均由广东霸王花集团助力修建,该集团每年定期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向学校捐款捐物。
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6·30”活动,党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四套班子齐上一线,市、县两级同频共振,充分调动了各层级、各领域参与“6·30”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爱心团体主动服务、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同时,广大企业家、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传统美德。据统计,我市13年来累计募集资金5.84亿元,近两年“6·30”活动募集善款1.11亿元,已拨付使用7274.74万元,使用率达65.6%。
2021年,我市“6·30”活动与时俱进,把活动重心转移到助力乡村振兴上来,同时启动了“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各方面力量有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东路集团主动和东源县船塘镇小水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投入资金约500万元,助力小水村建设七彩花海农田,对沿线环境卫生实施综合治理,加速小水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持续推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走实。多个项目落地实施,充分体现了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情回报社会的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敢担当、有大爱的奉献赞歌。
创新捐赠模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3日,紫金县举行公益慈善大会,现场认捐超3亿元,其中深圳市紫金商会2023年计划筹资1872万元,解决紫金县312户“爱心房”工程项目资金难题。3月31日,龙川县召开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乡贤返乡投资当场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达13亿元。6月21日,市、县两级同步启动“同饮一江水,共建绿美林”活动,推动在港河源乡亲深入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今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持规定动作高标准、自选动作有特色,推动“6·30”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真抓实做、高效开展。
新时代,新征程。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拓宽“6·30”活动外延,将“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把“6·30”活动与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在擦亮品牌、拓展内涵、找准重点上下功夫,努力推动“6·30”活动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