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各县区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奋力推动河源实现绿色崛起

2023-06-27 09:30:13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东源县

东源县表示,要自觉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谋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建强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抓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推动产业强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培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强化发展保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持续擦亮绿色崛起的鲜明底色,实施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六大提升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推动绿美东源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全力落实好省委提出的“民生十大工程”,推动民生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法治东源、平安东源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和平县

和平县表示,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全力推动省委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和平落地见效。要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准确学习领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要在“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进程中,深刻把握“走在前列”总目标所蕴含的新内涵、新使命、新要求、新期待、新标高,为广东“走在前列”、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和平贡献。要解决六大问题,切实把和平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好走实。要找准定位、正视问题、树立信心、创新方法、强化责任、久久为功,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抓在长久。要自觉对标对表,奋力谱写新时代和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加快“融湾”“融深”步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绿美生态建设,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平安和平、法治和平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

龙川县

龙川县表示,要加快全域全面“融湾”“融深”,积极探索“飞地经济”,一体推进“软硬联通”,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中力争上游。要突出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推进产业兴县,加快打造“3303”产业集群,做强“4+1”主导大产业,在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力争上游。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力争上游。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精心打造公园城市、和美乡村,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力争上游。要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推进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提速发展,激活水运发展新动能,在统筹做好水文章中力争上游。要深入推进绿美龙川生态建设,在加快绿色发展中力争上游。要坚定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在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力争上游。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力争上游。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落实“全面稳、尽量好、结合实际快”中力争上游。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在锻造更加坚强有力党组织中力争上游。

紫金县

紫金县表示,要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中积蓄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在实施产业兴县战略中实现新突破,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工业园区扩容增效步伐,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各项产业项目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增添持续发展动力;要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展现新作为,以开展“赛龙夺锦”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抓好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建设,支持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要在绿美生态建设中彰显新担当,大力推进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古树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绿色生态产业,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再上新台阶,常态化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统筹推进县精神卫生中心、县第三人民医院等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取得新成效,持续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九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紫金、平安紫金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江东新区

江东新区表示,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全面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贡献江东力量、展现江东担当。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融湾”“融深”步伐,构建“硬联通”交通体系,构建“软联通”制度体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坚持全面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五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园区主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城市起步区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高铁新城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临江、古竹圩镇两个平台。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美江东生态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好“十件民生实事”和“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河源国家高新区

河源国家高新区表示,一要持续加快“融湾”“融深”步伐,积极参与和服务“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要持续加快产业集群打造,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大力发展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亿级食品饮料和水经济产业集群、百亿级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重点推动京泉华、禾望、农夫山泉三期、紫泉、白象等一批大项目动工、投产、增资扩产,加快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水经济产业园等产业配套项目。三要持续加快产业空间拓展,加快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省级主平台建设、产业用地整治提升等各项工作。四要持续加快科技人才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人才高地建设。五要持续加快产业环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指数,深化“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机制,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高新区品牌。六要持续加快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方案实施,强化区属国企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七要筑牢安全稳定基础,坚持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抓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为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李成东 叶春雨 陈小玲 田红秀 邓燕琴 张平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江逸伦 曾祥太 黄从高 甘建楼 廖志良 聂燕民)

    上一篇: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