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坚持制造业当家 力促优势产业壮大

我市已成为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城市

2023-04-26 09:40:40 来源:河源日报

4fd71531ca728dcbd70d6c25436bd9e5_0426002_002_01_s.jpg

■河源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会前,参会嘉宾到江东新区、河源国家高新区考察。

f6606cf2609bef091f3bb77740b618ed_0426002_002_02_s.jpg

■昨日上午,河源市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系列经贸活动举行。

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持续迸发新活力。昨日上午,广东省产业园区协会等多家(商)协会及8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代表齐聚我市,受邀参加河源市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系列经贸活动,共话合作新愿景,共谋发展新未来。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提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和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经济、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1+3”产业集群的要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投资增长43.6%,技改投资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攀升,发展势头强劲。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制造业的主导产业,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5.60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7.46亿元、同比增长6.6%,预计排名全省第9位、粤东西北第1位。我市已成为我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城市。

体量大机会多 释放政策红利

在河源市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系列经贸活动上,华群光电、创宏智控、中联云达通信、航天泰瑞捷等一批实体经济项目签约落户河源,充分彰显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效应。

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殷实的“家底”是河源的底气所在:电子信息产业是河源优势主导产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河源作为电子信息产业腹地,为深圳、东莞和惠州的各大通讯设备企业提供了丰富、优良的配套支持。到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有规上企业7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5.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27.46亿元,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1/3。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以生产移动通信终端及通信设备、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等三大细分领域产品为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我市列入“十四五”时期全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城市之一、纳入全省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重点扶持城市。我市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近期,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市也出台了《河源市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助企惠企,其中对投资5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项目,按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2%奖励;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的,按纳统产值0.2%奖励;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的,按纳统产值0.3%奖励;享受“一事一议”政策等。

平台配套完善 营商环境优良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当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主阵地,源城、龙川、江东新区等县区多点发展的局面。河源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阵地,是中国首批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推介产业园区、全省手机生产基地、省智能终端(手机)特色产业园区,园区内产业公共配套服务完善,建有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金地创谷等产业公共平台。另外,我市还拥有8个省级产业园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实施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主平台建设。经过省评审,我市从15个主平台中脱颖而出,获首期注入资本金。目前,我市正全力争创全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主阵地、省重点支持的主平台。“我市用地供应充足,全市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91平方公里,目前仅使用69.7平方公里,还有超过120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发展空间相当广阔。全市园区建设标准厂房超80万平方米,其中可以‘拎包入驻’的出租标准厂房达40万平方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政务服务方面,我市实行市、县(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项目制度,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达产、快见效。各要素保障部门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为项目提供从签约到竣工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内,投资审批事项由123项压缩至70项,水、电、气、网等实现并联办理,“一站式联合验收”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