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面对面”聚焦“养老难”问题,推动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绘浓“夕阳红”幸福底色

2023-04-25 09:46:0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周慧荷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去年4月,在我市第五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服务质量差”“老年人设施少”等问题,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把关口、出真招,让群众的诉求得到解决,为养老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公开征集群众“养老难”诉求事项262宗,已解决201宗,还有61宗阶段性办结,办结率为76.7%。

社区“养老”变“享老” 

老年人幸福有托付

“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海一样宽广……”近日,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歌舞室里,81岁的黎伯和他的老友挥舞双手,开心地唱着歌曲《套马轩》,悠然惬意的生活让他们乐此不疲。“在这里可以唱歌、跳舞、打乒乓球、下棋,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结交新朋友。”黎伯告诉记者,他每天上午约上三两好友到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打卡”,丰富的节目让老年生活变得越来越有乐趣。

我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与老年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努力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正稳步推进中,这是我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今年,市民政局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将出台《河源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指引(试行)》,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健全城市“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和农村“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镇覆盖率55%以上、街道覆盖率100%。协调推进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补齐工作,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保障。加快补齐农村养老短板,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零距离”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养老到享老,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市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民政部门作为承担最基本的养老社会服务的职能部门,听民需、探冷暖,对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探索从未停歇。

近日,86岁的刘阿婆在源城区源西街道社工站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解决了生活难题,社工和志愿者们将其受潮的住房进行了“微改造”。

“刘阿婆的情况是社工在对辖区群众进行走访摸底时发现的,由于她年岁较大,又是独居,房屋阴暗受潮却无法自行解决,我们就结合五社联动开展了‘微心愿’服务。”源西街道社工站负责人认为,满足群众的“小心愿”,比赠送物资更有必要。

近年来,民政社工以慈善+社工的服务方式,以社区资源为平台,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扎实推进“五社联动”。通过定期入户探访,为老年群体提供义诊、义剪、防诈骗知识宣传、节日慰问等暖心服务。同时,还为困难家庭老人改造居家环境,及时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完成1251户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插上“数字翅膀”

养老业务便捷办

“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大力宣传老年人可在粤省事进行线上‘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年审,减少老年人的跑动。”“社保卡申请发放手续繁琐,建议简化手续方便老年人领取。”…… 今年,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老年人办事难”问题,市人社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方式发布《养老保险“适老化”服务措施》短视频,大力宣传粤省事线上办理领取养老金待遇资格年审方法,对养老资格认证办理渠道、操作步骤等进行讲解,让参保人可通过观看短视频学习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年审)的网上操作流程。同时,该局持续推进社保便捷服务工作,群众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社保卡相片回执到就近的合作银行即可申请和领取社保卡,有效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生活。

接下来,我市将紧盯“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系列目标任务,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基本构建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上一篇: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