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守初心 务实笃行谱新篇
——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市区新丰江两岸美景如画。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我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专项监督,协助开展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执法检查,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展现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钟文俊 通讯员 邹菡萏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回顾市八届人大常委会2022年的履职历程,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砥砺前行、硕果累累的精彩画卷。
去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4项、审议法规草案2部、开展专题调研3项、组织代表集中视察2次、作出决议决定9项等,顺利完成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展现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高举伟大旗帜
把牢政治方向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学习会议2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7次,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与党同心,跟党前行。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制度机制,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和市委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批准和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0人次、补选省十三届人大代表4名、依法选举产生我市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24名,为我市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坚持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作出决定相统一,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做到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落实,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市委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机制,着力打通基层落实“最后一公里”。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推动中心工作下沉基层的部署要求,召开5次党组会议、7次专题会议,制订实施方案,组建实体专班,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其专班深入挂钩联系镇指导做好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工作,推动市委重要部署落实到基层。
聚焦主责主业
依法履职尽责
制定颁布我国地级市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督促2022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制定实施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回顾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强化立法引领,发挥监督支持、决定推动和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广泛合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去年11月1日,《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公布,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市颁布的第六部地方性法规,同时也是我国地级市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扎实做好地方立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民意直通车”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重视发挥立法智库作用,让立法既有群众基础、专家智慧,又能凸显地方特色,扎实推进《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以“小切口”解决“大难题”,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坚持强监督促落实,助力我市改革稳定发展。去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开展正确、有效、依法的监督,不断拓展财政经济监督“深度”,听取审议市政府有关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做好预算、决算、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等工作;深化生态环境监督“绿度”,听取审议我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专项监督,协助开展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执法检查;体现民生保障监督“温度”,听取审议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专项工作、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作情况报告,检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实施情况,深化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增强乡村振兴监督“力度”,推进全面实施《河源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撂荒耕地整治专题调研;提升法治建设监督“宽度”,听取审议有关行政诉讼、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情况报告、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执法检查,“回头看”检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深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
坚持优服务聚合力,高标准推进代表工作。去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的五级人大代表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深入了解我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情况,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该活动是市人大常委会高标准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缩影。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906人次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及人大各项工作;先后选派8批次不同领域的代表参加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座谈会;深化“掌上联络站”建设,推进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各级人大代表进站19953人次,接访群众21919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1453条,解决10389条,问题解决率达90.7%,群众满意率达95.1%;通过召开建议办理推进会、领导领办督办、“面对面”督办、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55件建议和闭会期间收到的1件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代表满意率达100%。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四个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定位的本质和内涵,对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奋力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组织建设、强化纪律作风、注重固本培基、讲好人大故事,深入实施了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人大机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研究制定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修订完善机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并执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各县区人大工作制度,完善各级人大工作联系和交流制度,深入实施“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在新征程上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职尽责,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