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不断推进中职教育提质扩容 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2-06 09:07:06 来源:河源日报


河源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正在参加实训课程。 邹茹玉 摄


□本报记者 梁昕 通讯员 叶宇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2年,自我市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多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始实施改扩建项目,缓解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位不足问题,全面提升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招生条件。截至去年底,我市新增中职学位达4200个,超额完成了民生实事任务。

  调动资源

  秋季招生率高达90%

  为有效增加全市中职学位供给,去年初,市委办、市府办出台了《河源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学位供给方案》,加快推动河源理工学校与连平县教育局正式签订河源理工学校与连平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协议,共修缮连平县职业技术学校43间学生宿舍并安装空调,新增200个学位,摆脱了该校多年未开展招生的困境,恢复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2022年,市教育局通过对河源理工学校现有办学资源的充分挖潜,最大限度地调配宿舍、教学及实训场地,增加了500个学位,秋季招生共4048人;市卫生学校学生公寓改造修缮项目已全部完工,培训楼、教学楼等场室优化已完成,如期增加了500个学位,秋季招生2559人。

  据统计,2022年秋季全市13所中职学校招生14036人,3所技工学校招生3073人,中职招生任务完成率达到90%,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充分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学需求。

  优化专业

  提升中职办校水平

  为聚焦“五大产业”“三项工程”,我市以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布局,指导中职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学校之间错位发展格局,逐步降低区域内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比例。

  河源理工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河源市卫生学校的“护理”两个专业立项建设的第一批省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的验收,成为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

  河源理工学校副校长刘翠梅表示,该校注重学生就业与升学并重,学生可以通过填报志愿的形式进入到“三二分段班”,就读三年之后通过考试便可以直接到高职院校进行深造。这一途径充分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

  2022年,我市共撤销6个专业,新设14个专业,指导新筹设的河源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黄岗职业技术学校两所民办学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电子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餐烹饪等16个与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感谢母校,让我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深河人民医院门诊部护士林晓珊说。作为市卫校护理系护理专业2021届毕业生,林晓珊通过市卫校构建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的完善育人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让她能以过硬的本领成功入职,这是市卫生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我市职业教育“提质扩容”的工作缩影。

  我市将以河职院为龙头,组建河源市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协同育人、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的集团化办学格局,实现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不断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据了解,河源技师学院“厂中校”工作已顺利实施,共计348名学生已到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厂中校”开展校企双制学习与实训。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满足广大学子就读需求,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市将持续深入推动示范建设工作,推进督促河源理工学校、市职业技术学校两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重点建设1—2个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办好2—3个特色专业;督促市卫生学校等3所学校围绕第二批“双精准”示范专业落实好项目管理和建设责任,做好市级中期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取得预期建设成效。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