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保安全守底线、优环境推改革、抓质量促发展、强机制提效能、建体系夯基础——

我市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2023-01-18 10:01:52 来源:河源日报 张伟燕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保安全守底线”“优环境推改革”“抓质量促发展”“强机制提效能”“建体系夯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指标稳步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效益,持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方位筑牢市场安全底线,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定位,认真履职尽责,不断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深入推进“放管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更加顺畅。2022年,我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出台《河源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实施住所申报承诺制、告知承诺制,企业开办压缩到1个环节、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原来的45天压缩为20天。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5.16万户、同比增长4.74%;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1895户。

民生理念更加彰显。我市扎实开展民生“微改革”项目,大力创新推广24小时购药便民措施,推动101家零售药店和便利店开设24小时售药窗口,打造市区“15分钟夜间购药圈”。该项改革获评2022年度河源市改革优秀案例。要素市场运行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出台了《河源市推进要素市场运行监管行动方案》。帮扶市场主体发展精准施策,我市出台了《精准帮扶市场主体 助力扎实稳住经济的若干措施》,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要求,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加快质量强市建设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有力。2022年,我市持续深入实施《河源市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表彰河源市第二届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围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饮用水、肉制品、水泥、电子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502家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计量、标准等方面质量技术服务。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去年,我市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创建了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发布了3项农业地方标准,新增“圳品”2个,目前共有16个。同时,推进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公共服务类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发布公共服务地方标准1项、服务业团体标准1项,参与制定湾区标准3项,新建公用计量标准15个。建成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计量检测中心,完成省质量监督加工食品(饮用水)检验站(河源)微生物项目的检测能力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标本馆河源分馆已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保护运用知识产权

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更趋完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2022年召开保护大会、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落地见效,出台《河源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95宗。市市场监管局与法院、检察院、海关等部门联合建立并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等,并推动各县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成全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一张网”。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成效更加突出。发布《河源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导航报告》;“东源仙湖茶”成为我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指导2个项目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推动首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零的突破。建成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完成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37笔、增长117.65%,质押金额7.77亿元、增长 167.93%。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评估费用资助等政策,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及银企对接活动22场,惠及企业500余家。2022年10月,与6家金融机构签署《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为我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37亿元。

织密市场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屏障有效筑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做好农贸市场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专班、医疗器械企业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充分发挥药店“哨点”作用,推进“互联网+冷库”视频建设,摄像头安装比例达98.7%、全省排名靠前。在国家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后,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转变监管重心,加强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保供应,全力维护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实现“调查摸底、清单建立、组织承诺、宣传培训、现场督导完成率”5个100%;突出抓好民生实事,完成食品抽检22949批次、任务完成率134.99%,食用农产品快检155845批次、任务完成率105.58%,药品生产企业的国家基本制剂6个品种100%覆盖抽检;“两品一械”安全监管持续强化;加强检验监测,强化风险预警,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监测覆盖率10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持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强化、市场监管领域道路交通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2022年以来,全市共抽查各类政策措施文件以及“一事一议”政策文件173份,发现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问题的线索2条。市市场监管局积极督促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开展第三方机构抽查评估等。

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不断加强。我市出台了《河源市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组织开展了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力度;网络经营秩序有力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有效净化、消费维权效能不断提升、“双打”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查处市场监管领域案件2123宗,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18宗。深入开展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62家,改造面积近8.5万平方米,总投入改造资金逾6300万元。(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 戴小茜)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