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集思广益献良策 凝聚共识谋发展

——三级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侧记

2022-08-10 09:36:43 来源:河源日报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我市的全国、省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了集中视察活动。60多名人大代表分为6个小组,带着问题、怀着期许,一路听、一路看、一路议,为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深入基层掌握实情

感受蓬勃新变化

上午,代表们走进黄屋嶂锦鲤新村,便被一排排干净整洁的独栋民房所吸引。

“代表们,快进来喝口茶!”在村子里,邓叔热情招呼代表们。“住得怎么样,还习惯吗?”“住得比城里还好,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哪敢想象自己能住进这样的新房子呀。”今年6月刚搬到锦鲤新村的邓叔,和代表们聊起搬迁后的生活,喜笑颜开。

据悉,黄屋嶂地质灾害点位于紫金县黄塘镇锦口村,系断裂构造引发的大型古滑坡,为特大型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经多方论证,对受该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的现有房屋75栋共85户479人实施一次性整体搬迁安置到锦鲤新村。锦鲤新村项目于2021年动工建设,总投资约8500万元,共建设住宅楼75栋。目前,63栋已完成主体建设,已搬迁入住29户。

“当地政府把避险搬迁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融合,新村整体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品质优良。”省人大代表苗伟对锦鲤新村的规划建设连连称赞。同时,他建议,要重视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的数字化建设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积极建言献策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地质灾害点治理后,村民生活会受到影响吗?”在黄塘镇车前村文化广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代表们站在群众的角度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据悉,该项目采用“分级削坡+截水沟+排水沟+喷播植草”治理模式,全力消除隐患,已于2021年1月竣工验收。“紫金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扎实的工作,治理成效明显,在今年的‘龙舟水’中经受住了考验。”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紫金人,市人大代表张建中感触颇深。

视察中,人大代表们看得仔细、想得深远,就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建言献策,助力平安河源建设。张建中建议,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完成后,要通过更科学有效的手段对紫金地质情况作全面梳理,查明地质灾害点、设置醒目警示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对削坡建房等可能危及群众安全的建设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管控,避免人为灾害的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谢舒雯建议,配备专门的地质灾害预测预防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尽可能提前预测、预防;对地质灾害点的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印发宣传手册,增强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针对我市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制定地方性法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市人大代表潘石源参加视察后,从立法角度提出了建议。

一路走来,代表们对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赞不绝口,大家纷纷表示,这次视察不但看到了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让大家对河源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本报记者 刘永菲)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