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养老难”
精准发力 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邹茹玉
养老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面”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研究解决“养老难”民生问题,为加快河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动力。座谈会上,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局等部门负责人,就群众反映较集中和普遍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均进行了正面回应和解答,表示接下来将聚焦老年人需求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能力。
为老年人办实事
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服务质量差”“老年设施少”等问题,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列出清单,一件件地办好,实打实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同时,该负责人认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倡导全社会合力关爱服务老年人,积极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敬老活动,在社会上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该负责人表示,市民政局将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拟从规划、政策、项目、投入、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入手,主要是持续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培训机构和护理人才建设,推动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镇街敬老院升级改造,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长者饭堂”试点项目,用好社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政策资金双扶持
培育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以专业的知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针对很多群众这一呼声,市民政局和市人社局负责人均在现场给出“定心丸”——我市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并在政策和资金层面进一步加强扶持。据了解,近年来市民政局、市人社局致力于加快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养一批新的职业化专业化护理人才。目前全市共有两家经过省认定的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我市支持和鼓励社会培训机制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对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给予五大扶持政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员工制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商业保险补贴和技能培训补贴)。同时依托“南粤家政”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拉动社会消费,扶持家政护理服务机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