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GDP增长5.5%、固投增长2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河源国家高新区打造电子信息、精密制造、食品饮料等百亿、千亿产业集群,助力我市经济发展。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卢伦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首季“开门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03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1亿元,同比增长14.5%。
实体经济支撑稳健有力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突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水经济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全域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五大产业”的主攻方向,在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稳产上下功夫,工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凸显。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向好发展,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1亿元,同比增长14.5%。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全市列统的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达 76.5%。其中,8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6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6%,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21.7%。
工业发展的提速,也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3%,第二产业(工业)投资增长3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5%。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38.0%、127.9%和120.4%。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9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牧业增长速度最快,其产值增速15.7%;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8.5%。全市蔬菜、园林水果、茶叶、猪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增长4.6%、4.1%、14.6%、17.3%、16.4%和46.0%,重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27.7%;体育、娱乐用品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分别增长139.6%和71.0%;低能耗家电、智能家电分别增长141.1%和82.4%。网络消费市场运行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4.1%。
居民收入是支撑消费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8元,同比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1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2元,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