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河源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党旗飘扬风帆劲 践行初心谱新篇

2021-12-06 09:21:31 来源:河源日报 刘昕

□本报记者 刘昕

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眷顾追梦人。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河源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农村大地发展活力涌动……

复盘每一个节点,都汇聚着河源践行初心,加强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持续对党员干部“补钙” 

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

“探到敌情,及时报告!” 4月24日,龙川县麻布岗镇街道大榕树下,老党员钟瑞彩为当地村民讲述“十万挑夫上赣南”的革命故事。“榕树下讲党的故事”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场地从室内搬到室外,打破空间限制,深受欢迎。这是我市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五年来,我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持续强化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全市党员干部集中进行“补钙”“加油”,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这五年,我市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教材40余万册,培训党员干部1.8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窗口行业服务等“七大整治行动”,16万余人次党员干部参与。组织全市党员开展志愿服务17.6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3万余件,建立深入基层问民意等长效机制518项。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打通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党性、作风、能力的“筋络”,点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干事热情,营造了践初心、担使命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在历史大考中淬炼初心使命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6月,河源遭遇“6·10”“6·12”特大洪灾,洪水肆虐、险情四伏;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这五年,河源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大考。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面对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考:河源选派2900余名机关干部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参与完成了全市10.7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面对洪灾中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处境,全市6000多个基层党组织、14.7万余名党员,不惧生死、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参与抗洪抢险和复产重建。短短一年,将38.76万名受灾群众全部妥善安置,完成重建和修缮540户“全倒户”和1258户“严损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河源组织动员2.3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成立958个临时党支部,紧急划拨党费450万元,党员自愿捐款1434万元。

从决胜脱贫攻坚到抗击洪水灾害,再到疫情防控,党旗始终高高飘扬。河源战胜一个个困难、赢得一次次胜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风雨来袭,党的坚强领导是最坚实的靠山。

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市领导联镇包片督促指导乡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视基层、大抓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鲜明的政治导向。

今年7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提出要深入实施市领导联镇包片抓落实制度。随后,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对联镇包片工作进一步进行了系统部署。10月11日,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推进会召开。

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凝聚合力。开展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是我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的重要体现,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建设的具体行动。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这五年,我市坚定不移抓基层党建,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头雁”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城市基层党建、基层基础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织密组织体系。

一组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市优化设置基层党组织986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从9.7%提高到65%。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双同步”工作,新建党组织168个。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保障经费逐年递增机制,省、市累计投入21亿元。升级改造全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441个,建成镇街党校101个。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

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健全人才工作体系聚才引智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五年来,我市坚持党管干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选拔、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五年间,我市出台首个《领导班子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市管干部选任工作规程。选拔干部107批2268人次,提拔使用81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选拔35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提任副处职级。选派13名干部到深圳先行示范区、两个合作区跟班学习。选派13名市直机关优秀年轻正科职级干部到镇街任党政正职,选拔97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河源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大、诚意足。”7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宋帅帅正式入职市农业农村局。今年,我市大力实施“雁归源”人才行动,推动“七大人才引育工程”,于1月启动“百名博(硕)士党政储备人才引育工程”。目前与宋帅帅同一批到河源入职的博(硕)士达30多人。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兴市之基、发展之要、创新之源。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随着一系列人才机制和政策的完善,全市人才事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人才数量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这五年,我市出台《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成功柔性引进院士8名,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900多名。选派5700多名农村人才、178名教育人才、2000多名医疗人才到珠三角发达地市跟班实习、进修。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