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连线我市全国人大代表
为民情怀浓厚 提振发展信心
○本报讯 记者 谢少娜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日在北京开幕。昨日下午,记者连线了正在北京参会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缪国乐、谢舒雯、李舒强,通过他们的视角走近全国两会。三位代表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篇幅虽然不长,但全面总结展示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报告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让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缪国乐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和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报告篇幅虽短,但字字千金,令人备感温暖,也备感振奋。报告中提及了许多与河源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等,并首次提及要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等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利企利民政策,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大信心。此外,在民生福祉尤其是教育方面,报告用了较大篇幅提及了“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这与自己此次提出的加快补齐农村办学短板、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加大高校对农村学生招生比例等教育领域的建议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将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
谢舒雯代表表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令她感到振奋、骄傲的是全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而令其印象最深的是报告所提及的“建立健全门诊供给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纳入统筹资金的报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范围是我做人大代表以来一直关注的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了这一点,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城乡居民的厚爱。”谢舒雯说。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等内容,谢舒雯表示,这对作为山区城市、生态发展区的河源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河源在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等方面做大做强,全方位推动河源振兴发展。
李舒强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今年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简明务实,令人深受启发和鼓舞。其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报告中所谈及的教育、科技两大方面。国家的崛起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又能更好地促进科技的发展,两者密不可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一定会让广大青少年深受教育,让全社会更加尊重科技、尊重教育、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同时,河源正在加速“融深”“融湾”,作为代表,将第一时间把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重视支持传达给河源人民,推动河源科技、教育发展,为河源“融深”“融湾”提供更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助力“两个河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