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河源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及省“十四五”规划《纲要》

抢抓机遇对标对表 推动各项部署在河源落地落实

2021-01-25 09:21:06 来源:河源日报 郝晓楠

○本报广州电 特派记者 郝晓楠 昨日,参加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河源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及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代表们一致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要求,结合河源实际,抢抓机遇、对标对表,推动各项部署在河源落地落实,加快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义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丽娟,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吴善平等省人大代表参加审议。

张义珍表示,报告通篇贯穿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十三五”成就和2020年工作,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展望“十四五”方向更明、底气更足、决心更加坚定、路径更加清晰,部署今年工作措施有力、催人奋进。河源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双区”,加强工作的系统谋划,进一步科学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推动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不断取得新突破。人大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表率作用,与全省人民一道凝心聚力谋发展,为我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贡献力量。

丁红都表示,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去年取得的非常成就,部署了全省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的具体工作,指向明确、落点精准、举措有力。河源要深入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报告及《纲要》精神,结合“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高铁新城综合枢纽开通为契机,加快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加快全域全面“融深”“融湾”;以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引擎,加快打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国家高新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探索加快深河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林涛表示,报告体现了政治站位高、发展成效好、实干决心强、人民情怀浓的特点,是一个谋发展、接地气、顺民意的好报告。河源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和这次省两会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对接报告提出的“出台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和产业引导的实施意见”“推进河源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区建设”以及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加快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

何丽娟表示,报告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部署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工作和今年十项重点工作,落实中央要求、符合广东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实事求是、令人振奋。特别是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详细部署,释放了众多利好。河源等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报告提出的促进珠三角产业有序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展镇域品质提升行动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尽快落地落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吴善平表示,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实际,令人自豪;分析问题准确到位,使人清醒;谋划发展行稳致远,催人奋进。河源要根据报告的部署要求,坚定走好“融深”“融湾”之路,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政策、市场、要素等方面的对接;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定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提升镇村建设发展水平。

孔德胜、程晓华、苗伟等代表也纷纷发言,表示要把报告及《纲要》要求作为推进工作的“总抓手”,发挥河源优势、突出河源特色,抓好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