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融入时光 让学子走向幸福
——核心素养时代下的正德教育实践




教育是百年大计。今年,正德教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写下了河源民办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情融教育二十载,正德人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秉承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下实践教育改革,积聚起爱与责任的力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束光:照亮育人的方向
“聚一帮好人、做一桩好事”,简单质朴却饱含力量的话语,道出了正德教育的创办初心。创始人黄镜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前期筹办者钟成基、首任校长黄钦仁……这是一群心系教育、心存梦想的人,他们以教育情怀为光,照亮了正德教育的办学之路。
20年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愈发强烈,而政府也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在此契机下,黄镜光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于2004年9月创办了源城区中英文学校,从此开启正德教育的希望之旅。
在教育情怀和梦想力量的引领下,正德教育的团队日益壮大。“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力量,是点燃梦想的火种。”正德教育董事长黄华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带领正德人以执着和热爱,践行“正道明德 厚学笃行”之训,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学习殿堂,为教育赋予更深、更新的内涵。
一条线:牵引成长的价值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老百姓家门前的学校”,这是正德人的赤诚初心,更是一条坚定稳健的牵绳,牵引着正德教育的办学历程,引领着正德教育成长的价值所向,为孩子们的成长构筑稳健的阶梯。
2004年9月,源城区中英文学校(原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创办,地处河源市区核心地带,自办学以来,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凭借优质的教学质量、多元且富有前瞻性的育人理念以及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风采,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2012年9月,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原河职院附属小学)应运而生,教学质量一直稳居江东新区前列,成为江东新区的教育典范和窗口学校;2016年9月,河源市正德中学在原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基础上升级创办,以匠心铸造特色,打造“教育家”型教师、围绕“正德少年”核心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学生,致力打造示范性品牌民办学校;正德教育旗下的创新幼儿园、正德实验幼儿园、正德幼儿园这3所幼儿园,为周边群众带来优质的学前教育学位。
涵盖 15 年全龄层的教育体系,犹如一条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为孩子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陪伴着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在不断探索中领略生活的美好与多彩: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引导孩子初步认识世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交能力,让他们对世界充满热爱与向往;进入小学,中英文学校和正德实验小学以阅读、劳动、书写和艺术为孩子们打好人生底色,以合作学习、欣赏感恩、美育心育,让孩子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正德中学构建起支撑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学科拓展、兴趣特长、人文素养和技能训练等板块,打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以“五环大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间,正德教育始终将学生置于核心位置,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修养的塑造,都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无声”地让学生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一盘棋:涌现活动的精彩
在深化“双减”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核心素养在校园里落地?正德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将育人活动变成了衔接社会、面向未来的课堂。
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正德中学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篮球、足球、武术、少年科学院、心理社团、民族舞……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课程,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还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实现了全面而均衡的发展。这就是正德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生动景象。
源城区中英文学校将“书香读书节”“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多彩英语节”贯穿全年,为孩子们搭建起才艺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实现“一生一体艺”,让孩子们找到精彩,拥有自信。
正德实验小学以书法教育为载体,打造“墨韵”主题的校园文化,更开发了30多个涉及美术、音乐、体育、科技、文化传承、动手实践的社团与兴趣课程,很好地满足了孩子们多样兴趣需求,全面提升了素质教育质量。
幼儿园里的烹饪课,孩子们自己动手,满足对美食制作的好奇心;茶艺课上,孩子们学着泡茶品茗,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亲子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协作游戏,浓浓亲情在欢声笑语中升温……
这些精彩活泼的育人活动,成为了连接课程、学习、生活、审美、社会的要素,犹如多彩的小棋子,在正德教育的“棋盘”上演绎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打破了传统教育局限于课堂的边界,将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滋养着他们的成长,助力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表达、团队协作以及勇敢挑战。
一团火:凝聚青春的力量
师如火炬,照亮莘莘学子路;生似骄阳,汇聚青春校园情。
这里有一支具有年轻活力和深厚底蕴的办学团队,怀揣初心,敢于创新,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引领着正德教育稳健发展;这里有一支雄厚且和善的师资队伍,专业精湛,富有爱心,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这里有一群青春且笃学的学子,朝气蓬勃,勤奋好学,在正德教育的摇篮里,追逐着个性与梦想——这是一团青春的火焰,燃烧着激情与热忱,为正德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心泉与动力。
教以师为本。正德教育致力于培养“教育家”型教师,通过建立和完善师德专题培训、考评制度,以及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师德水平整体提升,逐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积极打造名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教学特色,在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名师队伍;建立名师工作室,鼓励名师开展教育研究,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不断优化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工作内驱力,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外,“松静匀乐”“走向幸福”也在每位正德教育人的身上传递着,老师们在体验教学工作的乐趣与成功时,也收获了正能量与幸福。
正是办学团队的引领、师资队伍的奉献以及学生的积极进取,共同汇聚成了一团熊熊燃烧的青春之火,为正德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正德教育持续健康地向前行进。
一条路:走向幸福的未来
以“立德”为本,点亮育人的价值;以“素养”指路,走向幸福的未来。
20年来,正德教育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耀的足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高效教学喜结硕果,正德中学在中高考上的成绩连年实现新突破,众多学子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目标;在艺体教育领域,正德教育各学校的特色教育表现突出,舞蹈队、合唱团、美术社团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体育赛场上,正德学生多次斩获市、区级奖项,彰显出学子们良好的体艺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印证了正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显著的办学成果,正德教育各学校收获了众多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正德教育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激励全体正德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正德人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正德教育总校长朱晋权表示,正德人将凝聚人心,在希望的道路上继续为下一代的成长撑起蓝天,引领青少年学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世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逐梦 德正业兴
——访正德教育创始人黄镜光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追光之人,他们怀揣纯粹初心与非凡决心,书写着动人篇章。黄镜光,正德教育创始人,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追光者。在知天命之年,他毅然转行投身教育,创办正德教育。二十年风雨兼程,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出身农村,小时候家境清寒,让黄镜光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份遗憾在他心中种下了对教育和知识崇敬的种子。多年的创业积累,让他在51岁时,决心放下原有产业,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为社会、为下一代提供成才的平台。”话语质朴而坚定,这一“转身”,开启了他教育生涯的壮丽篇章。
创业之路,荆棘密布。转行之初,招生难、缺乏指导、社会观望等问题接踵而至。然而幸运的是,他赶上了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东风,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指导。在钟成基、黄钦仁、朱晋权等一代代校长的接力下,正德教育的团队逐渐成长、壮大。
黄镜光深知,外力固然重要,内功才是成功关键。他善于抓大放小。在学校里,他与校长、老师们和谐相处,分工协作,把握发展方向,协调外界关系,积极为团队谋福利。他在学校附近分批建设了近300套福利房,让老师安心从教。在他的努力下,正德教育580名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者用心办学,老师们爱校如家,视生如子。
“德正业兴”是黄镜光始终秉持的信念。他以五年为一个计划,稳扎稳打推进办学目标:创办中英文学校、幼儿园、河职院附属小学、正德中学,一个个目标相继实现。在他看来,事业成功的关键,除政府支持、名师引导外,团队精神尤为重要。他培养的管理团队和中层领导,均从一线教师成长而来,平均年龄四十多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成为正德教育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20年砥砺前行,黄镜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情怀与社会责任,也为正德教育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创业难,守业则等于第二次创业。”他希望新的接班人以及学校管理层能一直保持创业精神,勇往直前,以办成“百年老校”为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持续输送人才,为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组稿: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雷彬 赖敏 张秀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