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
推动河源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
昨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会上,东源县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文广旅体局、河源日报社5家单位负责人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网信工作会议部署,聚焦推动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了交流发言。本报记者 曾競 方新苗 黄赞福
东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松新:
奋力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答卷
东源县将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东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贡献力量。
持续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东源县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抓实抓牢基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建立列席旁听机制。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深入实施文明创建“三大工程”“五大行动”,继续大力开展“三美”家庭创建工作,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广大农村结出丰硕成果。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东源县将全力抓好万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打造东源特色文旅品牌,统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阮啸仙审计博物馆建设,积极推进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粤赣边支长江队(东锻队)成立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修复建设,继续做好《东源县文化遗产普查丛书》出版发行工作。
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东源县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强分析研判,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抓牢关键环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
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会议部署安排,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落细。
持续筑牢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广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全力构建立德树人大格局,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建强育人队伍,坚持选、训、育并举,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等专业队伍。拓展育人途径,在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等课程的同时,深入挖掘河源客家文化和本地红色资源,讲好河源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多措并举提升育人新水平。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的德育功能。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交流活动。运用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推动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教学相融合相促进。促进育人过程坚守理论性、增强实践性、体现时代性。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雪中:
全力做好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立足河源实际,攻坚克难,不断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完善安全防护联络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与网信、机要、保密、公安、国安等部门的协调联络机制,加大网络、数据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态势感知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应急处置机制,纳入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信息系统台账管理,建立健全数字政府信息资产发现、跟踪、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维护信息系统清单。
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建成“云管端”一体、管理与技术防护并重的网络安全体系,覆盖网络攻击发现、通报、处置、溯源、打击全流程。加快推动数据加密、数据库审计、数据安全访问控制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共享、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监管相关技术手段在“一网共享”平台应用。进一步做好我市数字政府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为我市政务云平台上所有服务器购买病毒防护软件。
提升安全风险意识。积极开展网络、数据安全相关培训,推动各部门各县区进一步认识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为提升我市数字政府网络、数据安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永贞:
全力推动河源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文广旅体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把全市文广旅体系统和文旅行业的士气提振起来,把强大发展动能凝聚起来,开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新局面。
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完善总分馆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和共建共享机制,指导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新标准逐步完善设备设施,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项目。组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参加第十次评估定级。
坚持保护为主,持续提高文物非遗活化利用水平。全面完成我市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启动我市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推动我市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非遗资源数据库,争取新增一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鼓励建设非遗文旅体验项目。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惠民。扶持国有文艺院团创作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动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普及、高雅艺术惠民、文化下基层等活动。
坚持筑牢安全之基,持续加强全市文广旅体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广电媒体能力建设,围绕重大主题主线,聚焦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重大现实题材,提高原创精品内容生产能力。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广播电视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源日报社社长曾淑梅: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讲好河源故事
河源日报社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担新使命、勃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我市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凝聚奋进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提升“头版头条首页首屏”建设水平,依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等专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河源落地见效。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建好时评阵地、做好理论周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发挥媒体智库作用。
紧扣重大主题,凝聚绿色崛起奋进力量。全面宣传报道好河源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做好“百千万工程”“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等重大重点题材的专版专栏。聚焦河源首创“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加强民生报道议题设置。
发力媒体“深融“,加强主流舆论矩阵建设。推动平台“微改版”,加强《河源日报》视觉策划。坚持内容为王,实施全媒联动,打造更多快速出圈的融媒产品,生产更多短视频精品,做强“直播河源”“早安河源”等视频品牌栏目,开展“微短剧孵化计划”,探索视频业务的更多可能性。
汇集外宣力量,创新宣介河源城市形象。巩固与央媒、省媒、大湾区媒体、赣深高铁五城党媒的合作关系,推动河源声音高频出现在央媒、省媒、社交媒体,进一步运营好“学习强国”河源学习平台。依托河源日报慢直播平台,与全国各地网红城市直播连麦,创新讲好河源故事,助力提升城市形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