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日报读者林植树活动进入第十五个年头,近千名读者为河源大地“添绿”——
再添“读者林” 共建“绿美家”
■源城区香车体育生态园再添河源日报读者林
■小朋友将心愿卡挂在自己所种的树苗上
■活动现场举行了“农情有你,数字有礼”公益宣传活动。
■亲子齐上阵为绿美河源添“添绿”。
■植树活动现场
■志愿者、市民在活动现场留影。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吹来满目春。3月11日,“绿美河源·创森行动,你我齐添彩”河源日报读者林植树活动如期而至,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以及本报的读者朋友们,齐聚源城区香车体育生态园,再添读者林,以实际行动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市民植树热情高涨
新种树苗成“许愿树”
“3、2、1,揭幕!”随着“河源日报读者林”石碑揭牌仪式落下帷幕,共青团河源市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等单位、团体以及志愿者、本报的读者们兴致高昂,哼着欢快的歌曲往山坡上走去,要为今年种下绿色希望。
植树现场,志愿者们3至5人组成一个小组,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植树活动中,有的搬运树苗,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填坑,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合力种下一棵棵树苗。“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快乐长大!”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小朋友将愿望写在卡片上,挂在自己所种的树苗上,新种的树苗俨然成为“许愿树”。市民钟女士告诉记者,得知有植树活动,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搬运、填土、浇水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想让他们知道植树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完成。” 钟女士表示,植树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也能让他们更加懂得绿色来之不易。
经过一上午辛勤劳动,近千株树苗在香车体育生态园“安家落户”,为山坡披上绿装。“在市民朋友们的努力和见证下,这几年河源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大家参与植树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我相信,随着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全速推进,河源的青山绿水优势将会更加明显。”连续5年参加植树活动的志愿者王女士感慨道。
15年打造河源植树公益品牌
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
读者林志愿植树活动是河源日报社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公益活动之一,在每年2月—3月举行。此项植树活动为纯公益活动,不收取市民任何费用,采取“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河源日报全媒体平台宣传优势,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河源日报读者林植树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15届,累计吸引近万人次参与,种植2万余株树苗。该活动不仅成为本报与读者沟通互动的纽带、参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为广大读者“添绿河源”搭建了一个平台,更是河源日报社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绿化河源行动,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具体举措。
今年的读者林植树活动以“绿美河源·创森行动,你我齐添彩”为主题,由市绿委办、市创森办指导,河源日报社、市林业局、共青团河源市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河源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据悉,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一直坚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全市唯一一家金融服务覆盖城乡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该行致力为我市城乡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并且始终关心关注河源地区绿色金融及绿色生态发展,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该行已是第三次联合本报共同策划植树活动。这是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支持环保、助力河源“创森”、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主动作为,旨在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中来,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添砖加瓦。
现场花絮
市林业局专家现场传授种树“秘籍”
“大家种植时,要注意三埋、两踩、一提苗。”在植树现场,市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张寿林亲手示范,教市民如何科学种树。张寿林说,植树前,要把树根外围的薄膜撕下来,将树苗放入坑中并扶正,使根系比地面低3—5厘米。回土达到根茎处时,将树苗向上提一提、抖一抖,使细土深入土缝中与根系结合,提苗后踩实土壤再回第二次土。待回土略高于地面时压实踩紧,第三次用松土覆盖地表,这样就能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提高树苗存活率。“一直以为种树就是挖坑、放苗、填土,现在才知道原来种树还有这么多学问。”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在户外种树,这次跟着专业人士掌握了种树要领。
张寿林介绍,本次植树活动中的树种黄花风铃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与行道树种,四季景象各异,有春华、夏实、秋绿、冬枯的风韵,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今年是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河源日报读者林植树活动是我市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读者林”“巾帼林”等主题林50个,号召市民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让更多市民加入护绿行动,让河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即可领树苗
团市委、市人民医院、市二中等单位、团体以及志愿者、本报读者们兴致勃勃,带着树苗及锄头、铁锹等植树工具有序地前往此次种树的茶山山坡上。“各位市民朋友们,你们扫码即可免费领取树苗。”在上山必经之路,几名工作人员高声“吆喝”着,告诉大家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树苗。活动现场,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操作着,有序排队领取树苗。
“领完树苗,还能学习数字人民币科普知识,一举两得。”在现场,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学习数字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宣传推广,提升数字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据悉,3月10日,我市全面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在活动现场举行了“农情有你,数币有礼”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发放资料、现场演示,引导市民下载“数字人民币”APP,下载成功后便能在页面领取一棵树苗。“数字人民币”APP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在手机没电、没网络时都支持使用,安全可靠,十分便利。
志愿者组成植树“大军”
活动现场,一眼望去,半山腰上满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市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等志愿团队忙碌在各自的区域中,挖坑、栽苗、填土、浇水……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植树活动,将一粒粒绿色撒在黄澄澄的山地上,大家干得欢快而充实。
“ 植树活动旨在美化环境、平衡生态,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志愿者刘丽华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积极参与河源日报读者林植树活动,这一次他们组织了40名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停车指引、发放树苗等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市民爱绿护绿植绿生态意识,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组织了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前来参与。”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刘飞翔表示,此次植树活动是共青团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实施“绿美河源·共植青年林”行动的具体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青少年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为建设绿美河源、践行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亲子家庭纷纷为活动点赞
“树会长多高?”“要浇多少水?”“我们可以种满一座山吗?”活动现场, 一群小朋友拿着小水桶、小铲子穿梭在山坡上,他们一脸兴奋,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一声盖过一声,山坡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志愿者林语萱告诉记者,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她感到非常开心,既能体验大自然,又能学到许多知识。
除了林语萱一家,其他家庭也纷纷为植树活动点赞,认为植树不仅是为绿美河源添砖加瓦的公益性活动,而且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对生命产生敬畏,促进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培养孩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第三次前来参与植树活动的何先生高兴地说,带着孩子来这里看到当初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变成大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是他们为我市增添一抹绿的证明,也是成长的证明。
■统筹:刘昕 ■采写:本报记者 刘昕 梁昕 见习记者 陈星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