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市直机关工委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使命在肩显初心

2022-10-14 11:00:18 来源:河源日报

64c0fb4bfee53b5847c04ffb27514a16_1014005_001_01_s.jpg

■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市县(区)机关工作创新大赛。资料图片

5f168a16b0e043311ad840064e011484_1014005_001_02_s.jpg

■市直机关工委将全新打造河源《政风行风热线》栏目2.0版本,市直单位相关负责人应邀参与,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资料图片

81e31f3f486986bef4e3426b14608f76_1014005_001_03_s.jpg

■2019年,我市遭遇“6·10”“6·12”特大洪涝灾害,我市民兵应急营组织民兵到连平县油溪镇开展救灾复产工作,为街道清理淤泥。资料图片

d640e52b22ce82fb50aee12575c2cc8e_1014005_001_04_s.jpg

■市直机关工委开展2022年河源市直单位新党员培训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市直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职责定位,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扎实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我市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党员学习教育 学思践悟强思想 奋楫笃行勇担当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坚持抓牢党员学习教育,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市直机关工委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市直单位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党组(党委)领学、机关党委督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促学、党员自学“五学联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市直机关工委带头在主体班和挂扶村上党课,梯次举办机关党委书记、党务干部、新党员培训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健全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等常态化学习制度,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领导带头学、全员覆盖学的良好局面。同时,市直机关工委还积极开展市直机关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推动机关青年在“读、写、编、讲、行”方面实现全方位发展。

学史力行践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市直机关工委紧紧围绕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广泛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持续盘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七一”前后,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由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党员干部分批次到阮啸仙故居、罗焕荣故居、紫金苏区革命历史遗址群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锻炼。

原原本本学,扎扎实实干。市直机关工委认真落实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持续用好河源《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着眼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发挥“我为群众办实事”访谈板块作用。去年以来,《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共上线65期、上线单位91家,组织226人次市直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与栏目录制,推动群众反映的490多个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现场投诉办结率达99%,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推进市直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抓住“党建为民”这个根本,不断推动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过程中持续汲取党史智慧和养分,凝聚转化成奋进力量。

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推进“三大工程” 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直机关工委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落实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坚持推进“三大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党支部战斗堡垒抓好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带头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制度,认真执行机关党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开展“三会一课”提质增效行动,着力创建“五好六有”模范党支部;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督导,去年以来,向94家市直单位书面反馈党建督导发现问题76个,推动整改落实到位;严格做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今年7月,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集中建设一批、规范达标一批、后续推动一批”的工作思路,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范机关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突出在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中表现优异的基层党组织,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广,全面提升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当前,筛选了20个党组织作为市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并将其作为机关党建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解剖麻雀”。

突出党组织负责人“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头雁工程”。市直机关工委制发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机关党建“三级书记责任清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94家单位选优配强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严格把关审批各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全覆盖培训市直单位新任党组织书记;推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现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

突出党员“肌体细胞”作用,抓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市直机关工委动员市直各级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开展服务,引导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参加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资源统筹整合,通过落实“五个一”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互联互动常态化;在职党员重点参与党建指导、政策宣传、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慰问帮扶五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健全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挑战赛、知识科普宣传等党建共建活动,示范推动市直775个志愿组织1.1万名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市直机关新发展党员171名,为壮大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全面从严治党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市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市直单位转作风、提效能,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党风政风气象更新。

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秉承“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促行风建设、保社会和谐”的宗旨,不断优化升级河源《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全新打造《政风行风热线》2.0版本,有效发挥主流媒体“新闻+政务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的延伸阵地,有力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

同时,通过积极实施“戴党徽亮身份”“我的岗位我负责”行动,深入开展市直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使“尽责任、快节奏、高效率”成为工作常态,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解决好市直机关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市直机关工委持续强化机关纪委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模范机关考核指标,指导督促单位党组(党委)加强纪检工作,推动开展廉政谈话、加强风险防控等系列措施制度化,全市47个市直单位机关党委全部成立机关纪委,实现有形全覆盖。

建立健全党建督查常态化机制,针对当前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点”“老大难”问题,结合巡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市直机关工委坚持以党建督查为契机,加强调研和督导,推进市直各单位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模范机关创建 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争当“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是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使命任务。市直机关工委示范带动全市各级机关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提效率,建设“政治过硬、组织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能力过硬”的模范机关,为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突出“三个表率”,建设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模范机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持续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行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

突出担当作为,建设服务大局、业绩突出的模范机关。在疫情防控中担当敢为,持续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建立健全机关党组织“平战转换”机制,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投身防疫一线工作,提高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携手共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社区防疫一线;在稳住经济中担当有为,深化“我的岗位我负责”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在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中当先锋、作表率;在安全发展中担当善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突出优化服务,建设作风严谨、务实高效的模范机关。坚持直接联系群众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定点联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镇街干部驻点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定期走访和帮扶群众等制度,健全完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三服务”活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推动发展。建好党员专项服务队,深入开展惠企惠民政策宣传和助企暖企服务活动,打好服务和指导两张牌;做实制度设计供给、行政审批保障、技术服务支持“三项任务”,切实发挥好党员专项服务队8小时以内的功能,探索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抓好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及时纠治形式主义问题,靶向施治民生领域的“面子工程”、“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建立“暗访+督查”机制,及时跟进投诉查办,加大奖惩力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持续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突出党建引领 围绕中心抓党建 服务大局促发展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切实做好党建工作,能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市直机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各项工作向市委中心工作聚焦。

市直机关工委深化“融合式”党建品牌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工作思路,在思想理念、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制度机制、全面融合上下功夫,指导市直单位打造“税宝党建”“妇幼‘四有’工程”“海事湖小青”等党建品牌,切实在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等中心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逐步形成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围绕深化落实“六个抓”工作部署,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市县(区)机关工作创新大赛,去年选送的5个作品进入省决赛并斩获二、三等奖,较好展示了河源市直机关工作创新成果。今年的创新大赛吸引市、县机关104个单位参赛,共计收到参赛作品102件,经过层层筛选,报送了27件优秀作品参加第十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

围绕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直机关工委深化创建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突击队,持续动员28个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吹响“我是党员我带头”集结号,以战时状态履职尽责、勇当先锋;组织市直党员干部利用休息日到所在社区党组织参与防疫工作,带动区直、街道、社区党员同心战“疫”。此外,我市民兵应急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选派民兵小队深入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参与防疫工作,组织民兵1000多人次到龙川、连平等实地开展抗洪抢险、防汛救援等工作,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组稿: 本报记者 许竞楠  通讯员 石小群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