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事务中心:
畅通城乡发展“主动脉”推动“硬联通”向更高水平融合
■在市公路事务中心全体职工的努力推动下,8月3日,粤赣高速公路顺天互通立交比原计划提前10个月竣工通车。
核心提示
公路建设是促进城乡发展的“主动脉”,是人民生活和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公路事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参与“融湾”“融深”行动,全力做好河源普通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重点项目实施等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公路通行环境,推动“硬联通”向更高水平融合。
以党建为引领 锻造公路建设铁军
思想引领行动,信念凝聚力量。一直以来,市公路事务中心把党建融入公路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为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贡献公路力量。
市公路事务中心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在加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学习的同时,组织党员到阮啸仙故居等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接受廉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接受精神洗礼,强化初心使命。不仅如此,市公路事务中心各党支部、党小组还结合职能,组织学习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坚持防范遏制重大特大事故若干措施,开展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关键技术等品质工程创建研修班,以“实践课堂”强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
党建是业务工作的“根”和“魂”,市公路事务中心还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粤赣高速公路顺天互通立交作为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市委、市政府2021年重点建设工程。为了让项目尽快完工,作为代建单位,市公路事务中心将党支部建立在施工一线,全体党员干部无惧寒暑、不分节假日,积极参与安全巡查、施工难点攻关,开足马力抢工期,让项目比原定计划提前10个月完工,有效提升了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出行条件,加快了河源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的步伐。
同时,市公路事务中心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抓党建、促工作”的理念落到实处。今年“龙舟水”期间,我市70处普通公路出现交通中断情况,市公路事务中心共产党员应急抢险先锋队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争分夺秒为全市抢险救灾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通行条件,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市公路事务中心被市政府授予防范应对近50年最强“龙舟水”表现突出集体。
完善路网规划
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是公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年间,市公路事务中心聚焦主业不动摇,加快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主动脉”,优化提升农村公路“微循环”,让一条条通衢大道织密成网,勾画着河源的秀美河山。
今年8月,我市印发《河源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为擘画新的公路建设蓝图提出了明确方向。《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拓展“融湾”“融深”通道,加强不同层级公路互联互通,增强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的衔接,加强对连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等重要节点经济干线路段的改造;完善普通国省干线网络,提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服务能力及安全水平,到“十四五”末实现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 90%以上,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达 83%以上。
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围绕发展目标,市公路事务中心将奋力推进国道205河源热水至埔前段、国道205龙川县城段和国道105连平县城过境段等改线工程项目,国道236龙川县城至佗城段、省道253线东源县顺天至灯塔段等改建工程项目及国道205线东源县骆湖至灯塔段等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提升普通国省道城市路段的通行能力。
同时,市公路事务中心还将以被评为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源城区埔前镇乡道152线和“龙川1号公路”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村路域环境,在全市创建10个“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力争取河源在2022年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办好民生实事
全力提升路况水平
公路出行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直以来,市公路事务中心始终聚焦薄弱环节和短板隐患,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保公路安全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努力提升路况水平,切实为人民群众便捷、舒适、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养护力度,是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的一道防线。2020年,为更好迎接“十三五”普通国省道公路及高速公路路况检测,市公路事务中心在全市普通干线公路范围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大行动,累计完成路面改造项目16个,完成路面改造42公里,修复养护31公里、预防养护51公里、专项养护910公里,我市抽检路段路况在得分上名列全省第三。
做好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市公路事务中心累计完成931个“一清一灯一带”平交路口及2704个“平安村口”建设;对排查出来的国道205的197处、国道105的232处及其余路段126处隐患路段全部进行了整治,累计为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增设中央隔离设施7公里,中央分隔带不合理开口封闭275个,切实提高了我市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实施公路桥梁检测和安全保障工程是2022年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在市公路事务中心的组织推动下,不仅在8月底前顺利完成对全市413座普通公路桥梁开展安全检测的工作任务,存在安全隐患的69座四、五类桥梁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固改造中。其中,被列为市危桥改造项目、国道236跨越枫树坝水库的“咽喉”工程——龙江大桥更是有望于今年10月中旬建成通车,让服务民生的“纽带”系得更牢。
为民办实事没有“休止符”。为了促进公路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接下来,市公路事务中心将切实按照省、市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公路安全设施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重点完善普通公路穿城镇路段、重点路段和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进一步提升公路精细化安全防护水平;有力有序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及整治工作方面,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最终通过省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审核的一级(重大)、二级(较大)公路风险点逐年进行整治,全力保障公路安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公路事务中心将高举旗帜、响应号召,久久为功抓落实、拉高标尺认真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有力突破,全面提升路况品质水平,努力让群众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
■组稿:本报记者 梁驱远
■摄影:本报记者 黄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