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活水”润泽更多中小微企业
我市打出助企纾困政策“金融组合拳”
■省、市有关领导为“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深圳证券交易所河源服务基地、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运营启动推杆。
■企业现场与银行机构咨询对接融资事宜
更多内容请扫一扫
设立3000万元融资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资金服务;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合计授信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6亿元;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代表现场为9家企业代表合计授信5.2亿元……在22日举办的2022年河源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接专场活动上,我市打出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让金融“活水”润泽更多中小微企业。
解急困
设3000万元融资专项资金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服务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量大面广,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不少小微企业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笔银行贷款马上到期要还,但企业因一些特殊原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没有足够资金还贷。而根据银行借贷规定,企业一般须先偿还之前的贷款,才能继续在该银行贷到新款。一旦企业还不清“旧账”,会导致在银行也贷不到“新款”,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而影响征信,可能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机构转贷支持,缓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市政府设立了河源市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资金,截至今年6月末,已为88家企业办理了126笔转贷续贷业务,累计划款金额7.17亿元,为企业直接减负约1385万元。
今年7月,我市修订后印发的《河源市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设立3000万元的河源市融资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资金服务,由原先单笔最高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由单户每年最多2笔累计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提升至单户每年最多3笔累计金额不超过4500万元,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强支持
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
现场签约授信额度6亿元
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降低重点领域借款主体的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发放的低成本贷款。因侧重引导支持的领域不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可分为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
为引导河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涉农、绿色、科创、交通运输等重点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此次活动中,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对河源农商行、东源农商行合计授信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6亿元(各3亿元),将进一步推动当地农商行加大对涉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此举也有助于把优惠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发挥人民银行政策资金杠杆作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优对接
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共为企业授信5.2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体。据了解,近期以来,我市金融机构与全市近100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了对接,与部分企业和项目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行业覆盖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
此次活动中,工行河源分行、农行河源分行、中行河源分行、建行河源市分行、交行河源分行、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农发行河源市分行、广发银行河源分行、广州农商行河源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代表分别与相关企业代表签订授信协议,现场合计授信5.2亿元。
在活动现场,我市还组织了20家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设立融资咨询对接专区,同时编印下发《近期经济金融政策梳理手册》《河源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产品服务手册》等资料,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推动金融政策直达实体、惠及企业。
“我们将按照本次活动要求,继续加大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助力河源本土企业得到更好发展。”东源农商行董事长罗锦文表示。
增力度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截至6月末,河源银行机构新增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6%,比年初下降了0.37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19%,比年初下降1.02个百分点。
近期,我市还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从六大方面、133项措施,助企纾困发展。其中,货币金融政策出台21项措施。在金融助企方面,全市金融系统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金融支持不松劲、不断档、不掉队,截至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7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10亿元、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238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力度不断增强。
广东易赛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凌表示,河源金融助企纾困力度不断加大,这次活动切实降低了他们的融资成本,降幅达到20%—30%。
广东四季厨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缪国乐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举办此次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不仅丰富了政银企对接沟通平台,也让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发展的信心。
搭建政银企沟通线上“连心桥”
“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线运营
在22日我市举行的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接专场活动上,“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为我市政银企沟通对接搭建起线上“连心桥”。
据介绍,为进一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市金融局牵头创建“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服务号),作为线上融资对接及业务办理平台。该平台以企业和个人需求为导向,设置政策宣导、产品介绍、业务对接、便民服务四大版块,并设立了贷款需求申请、市融资专项资金使用申请、政策性农房保险理赔申请及上市服务等专区。
具体来说,通过“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企业、个人可在线申请办理融资业务,融资申请将直达各银行机构。银行机构根据申请与企业、个人对接并将业务办理情况录入公众号,企业、个人可在线查看业务办理全流程进展情况及结果。公众号后台自动统计每笔业务的办理情况、办理时效,并对各银行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和通报,最终实现融资的个案解决到系统解决的跨越。
此外,市直各相关部门也将根据职能要求在平台上发布最新金融政策、惠企利民优惠措施,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企业和市民的能力。
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源金融通”微信公众号的上线运营,是我市运用“互联网+金融”方式打通政银企信息堵点、破解融资难题的有益实践和创新探索。接下来,市金融部门将发挥好沟通企业和金融力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河源资本市场迎来“加速器”
深交所在河源成立服务基地
河源资本市场迎来“加速器”。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河源服务基地启动运营,将助推河源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培育河源资本市场,支持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深交所发挥专业优势并结合河源产业发展情况,在河源国家高新区深河金地创谷挂牌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河源服务基地,共同深入挖掘河源市上市挂牌企业资源,从企业培育、专业培训、投融资对接服务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助推河源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圳证券交易所河源服务基地将协助河源市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划研究、信息支持、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将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充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共同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产业整合升级方案,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据悉,深交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交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稳步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多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578家,总市值约40万亿元。
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启动运营
窗口前移,畅通金融服务“最先一公里”
经过近3个月的试运行,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22日正式运营。这是我市落实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进一步破解“首贷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首贷”是指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中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从银行获得贷款。据了解,在以往首贷流程中,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缺乏银企合作经验,易陷入首贷难的融资困境。
据介绍,为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推动政策落地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好企业贷款融资问题,把金融服务前移到大厅、集中到窗口,打通小微金融服务“最先一公里”,今年以来,市金融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河源银保监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打造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
4月20日,河源市、源城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的“首贷服务窗口”在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试运行。首贷服务中心采取“小前台大后台”“线下窗口+线上平台”相结合的运作形式,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办理工商、税务等政务事项的同时,就能够咨询办理融资事宜,不仅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还能“货比三家”,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业务办理效率,为畅通金融服务的“最先一公里”按下“快进键”。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河源市、源城区首贷服务中心成功为我市辖内10家银行机构对接首贷户62户,促成企业获得首次贷款金额2698万元;带动银行机构对接首贷户共67户,促进企业获得首次贷款金额8785.62万元。
讲好“金融故事” 传播好“金融声音”
河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22日,在我市举行的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接专场活动中,由河源金融系统和河源日报社联合策划开展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河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市领导岳阳为河源日报社主题采访团代表授旗。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河源日报社报道团队将围绕宣传主题,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平台和资源等优势,加强金融惠企政策宣传引导,并深入相关职能部门、各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发展一线,以全媒体方式呈现全市金融系统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金融支持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等部署要求的行动、措施与成效;系统梳理展现近年来河源金融系统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各项事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凝聚发展共识、合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接下来,河源日报社将依托“报、网、端、微”全媒体平台,开辟专栏专题,安排骨干力量,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全平台的采访报道,讲好“金融故事”,传播好“金融声音”,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统筹/黄世军
■文/雷宇烁
■图/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