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湖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
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大水缸”的万绿湖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获评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向社会公布“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 万绿湖(又名新丰江水库)成功上榜。
据悉,今年3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全省各地级市报送、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后,得出评选结果,揭晓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万绿湖能够成功获评,是市委、市政府和东源县委、县政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万绿湖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万绿湖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果。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东源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一如既往保护好万绿湖这一泓绿水,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东源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被划定为“生态发展区”,被誉为“大水缸”的万绿湖是粤港4000多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粤港地区十分关注东源的生态环境,中央、省非常关注东源的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对东源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极端重视、寄予厚望。
一直以来,东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万绿湖水质保护工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万绿湖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万绿湖生态环境,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综合治理,全力以赴做好万绿湖生态环境和水质保护工作,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实现双赢。
万绿湖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长年水温16℃,pH值7.17,是华南地区的大型弱碱性水源,先后获得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广东省十大最美湿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荣誉,以现代生态农业、水产业、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绿水青山”成功转化为库区人民致富奔康的“金山银山”。
坚持不懈植绿护绿增绿
做足固本清源“基本功”
绿色是万绿湖的底色,也是万绿湖的名片——处处是绿、四季皆绿。保护万绿湖生态环境,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植绿护绿工作。
东源坚持不懈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强化野生动植物管理、全力遏制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5年库区累计完成各类造林2.1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森林抚育14.27万亩,库区持续多年“零”山火,森林覆盖率达到71.57%; 湖区野生动植物丰富,仅珍稀濒危植物就有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7种,水中还活跃着珍稀濒危物种桃花水母; 先后成功创建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新港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为护绿增绿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多点发力综合治理
打好固本清源“组合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印发实施了《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东江新丰江河源段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担任总河长,带动市、县、镇、村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东源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执行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丰江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和日常巡查监管机制,高位推动新丰江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巩固提升优良水环境。
东源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施最严格保护措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持多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治,深入开展万绿湖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4个专项行动,以铁腕措施推进综合治理。
据悉,5年来,东源拒绝污染项目16个,投资额100亿元; 累计拆除网箱479个面积2.11万平方米及网袋1017个、拦河网230个、灯光网3194个;拆除“两违”建筑设施135宗,拆除面积1.79万平方米;完成桉树退出5.11万亩,改造2.26万亩;建设了新丰江水库上游固定拦截工程,购置打捞船只13艘,累计打捞水浮莲48.25万吨;深入村庄、小沥排查污染源,制订一河一策,拆除或关闭244户非法养殖场、完善环保设施26户;为完善万绿湖及集雨区环保基础设施,投入近5亿元,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占比超60%,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坚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奏响固本清源“富民曲”
东源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环境保护没有休止期。面对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东源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住全省重要生态屏障这一发展定位,审时度势,创新作为,缜密谋划,科学决策,进一步明晰绿色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东源“融深”“融湾”绿色发展新路,坚持在高水平保护下高质量发展。
东源按照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和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把万绿湖库区确定为生态旅游组团,突出西部生态旅游特色带动,以万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坚持以新港为西部生态旅游组团重点镇,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让绿色发展成果惠民富民。
万绿湖风景区始终坚持按照“环保至上、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生态旅游”的方针,积极推动库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绿富”双赢。目前,万绿湖已建成开放景区景点8个、高端休闲度假酒店1家、客家风情特色街区1个,累计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为水库2万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实行生态振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湖区香菇、木耳、灵芝、蜂蜜、特色水果带动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库区利用优越的水资源,吸引了农夫山泉、怡宝、今麦郎等国内饮用水、饮料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目前水产业产值约20亿元。
■策划:李成东 李远来 朱映真
■组稿: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