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以“融湾”为纲 加速提效破局

——江东新区奋力推动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

2019-09-02 09:49:20 来源:河源日报

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设计效果图

■江东新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示意。

●江东新区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作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必须率先实现提效破局。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以全域全面“融湾”为纲,全力推动构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全区干群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姿态,争分夺秒搞建设,只争朝夕干事业,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动工、投产,加快撑起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提效破局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

●江东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和对江东新区发展的任务要求,举全区之力全域全面“融湾”,紧扣发展定位,继续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姿态,奋力推动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提效破局、构建新局,为我市“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而努力奋斗。

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有一些阶段性的时间节点值得铭记,而后踏上新征程,继续乘势远航。

2014年5月20日,江东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运作,拉开了河源二次跨江发展的序幕。江东新区辖两镇一街(临江镇、古竹镇、城东街道),在这片434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在前进步伐中迈出的每一步,所发生的每一刻变化,都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投资者的格外关注。

跨江追梦,奋勇拓荒;白纸画图,平地立城——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这是市委对江东新区的战略定位,也是交给江东新区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江东新区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作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必须率先实现提效破局。”——今年3月28日至29日,市委七届第95次常委会会议在江东新区召开,这是市委首次把常委会会议开到“听得见炮声、看得见硝烟”的基层发展一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强调,市委、市政府把江东新区的发展作为头号工程,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支持江东新区加速提效破局、引领现代河源发展。

今年5月1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涛到江东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把江东新区作为我市实施都市经济战略的一号工程和主战场,作为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作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平台,共同努力冲破新区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束缚,全力支持江东新区加速提效破局。

殷殷嘱托,不辱使命。今年是河源振兴发展提效破局之年。加速提效、率先破局,是市委交给江东新区的“年度任务”,更已成为江东新区提速发展的“自觉行动”。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纲”,全力推动构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全区干群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姿态,争分夺秒搞建设,只争朝夕干事业,打响了一个又一个攻坚硬仗,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动工、投产,加快撑起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提效破局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

撰文:本报记者 黄世军 特约记者 廖志良 通讯员 杨金萍

融湾

湾区所向

深圳所需

江东所能

纲举目张,方能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厘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准着力点。

当前,河源改革开放最关键的“纲”,就是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抓住这个“纲”,就是抓住提效破局的关键点。

增强战略认同

主动对标对表

江东新区党委书记孔德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核心城市从经济指标上来说可谓“富可敌国”,有这么好的发展基础,湾区崛起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江东新区作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和“先头部队”,首先要增强战略认同,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把握机遇,主动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行动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举全区之力全域全面“融湾”。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立了江东新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项小组,制定了新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划、专项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规则,编制了《河源江东新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五年规划(2019-2023年)》,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培训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有序推动新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江东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宇红表示,江东新区的发展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关注和殷切期望。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这一战略定位,江东新区科学谋划打造“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以“四组团”(城市起步区组团、高铁新城组团、产业起步区组团和特色产业组团)作为拉动江东新区发展的“四驱系统”。江东新区将以“四轮驱动”全力“驶向”粤港澳大湾区,奋力推动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提效破局。

对接五大平台

全域全面“融湾”

江东新区提出,要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围绕“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江东所能”,主动对接大湾区“五大平台”,推动新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是主动对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推动与大湾区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形成与大湾区体制机制“连通”“贯通”“融通”一体化,大力实施都市经济战略,加速推动新区“四组团”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新区成为我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如在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目前,江东新区正高标准建设河源东站站场及周边配套设施,有序推进通用机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全力配合做好东江航道复航有关工作并谋划建设东江航道古竹港区,积极对接广河客专、惠河城轨规划实施,为“融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主动对接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加快谋划建设“深河特别合作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新区成为大湾区辐射带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区域合作示范区和“深河特别合作区”的首要承载地,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的承载平台和转移基地。特别是推进“深河特别合作区”建设作为新区“融湾”的重中之重,该区从产业对接、金融对接、人才对接、制度对接等方面正提前积极谋划,努力推动新区成为“深河特别合作区”首要承载地。

三是主动对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与大湾区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新区成为大湾区协同创新延伸区和成果转化拓展区。目前,江东新区积极推进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合作和共建,已引入东莞理工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和“猪八戒工作站”等产学研创新平台。

四是主动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保护下高质量发展,共建绿色湾区美丽湾区,加快推动新区成为大湾区重要生态防护屏障和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区。

五是主动对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功能培育,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衔接,主动融入休闲、健康、人文湾区建设,加快推动新区成为大湾区的旅游休闲康养目的地和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后花园”。

抓手

四轮驱动

项目牵引

提效破局

加快发展是江东新区的第一要务。

去年以来,江东新区以全域协同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打造“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了江东新区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也明晰了各镇街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找准了着力点。

“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即打造高铁站、航运码头、通用机场“三点”,东江东岸生态景观产业带、都市经济产业带、乡村振兴产业带“三带”,以城东街道为主阵地的城市起步区组团、以临江镇为主阵地的高铁新城组团、以新区产业转移园为主阵地的产业起步区组团、以古竹镇为主阵地的特色产业组团“四组团”。

孔德胜介绍,江东新区的发展,就是要纲举目张,以“三点三带四组团”为抓手和载体,通过细化目标、细分阶段,打响打好每一场“战役”,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加速提效破局。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在圆满完成“5·20”系列经贸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重整行装”,再次“集结”,启动“提效破局再鼓劲·奋战百日迎国庆”活动(下称“百日奋战”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加压力、再鼓干劲,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

“三点三带”建设实现破局

高铁站、航运码头、通用机场,东江东岸生态景观产业带、都市经济产业带、乡村振兴产业带等建设,是构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江东新区“三点三带”建设实现破局。

当前离赣深高铁通车只有不到两年时间。建设好高铁站场各项配套设施,事关河源和江东新区“门面”和广大群众出行,也是江东新区打造“三点”的重要内容,对促进高铁新城组团开发建设、优化新区交通道路网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河源东站站场及周边建设即将动工。近期以来,江东新区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推进高铁河源东站站场周边建设有关工作,明确以高铁通车为节点,倒排时间,全力解决工程建设的资金、土地等问题,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如期推进。

此外,江东新区慈航航空产业、古竹港区码头项目已奠基,慈航航空产业直升飞机制造项目落户产业园并已立项,生态景观长廊工程项目一期(华南城—柏埔河北段及东江—东环路段)勘察设计施工(EPC)总承包启动招标……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项目牵引加速“四轮驱动”

“‘四组团’就像是驱动江东新区发展的四个‘轮子’,或者说是拉动新区发展的‘四驾马车’。”孔德胜说,“四组团”是江东新区发展的主抓手和开发建设的四个主战场,这“四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才能实现江东新区全域协同发展。

机声隆隆、塔吊林立、工程车辆频繁穿梭……在江东新区各组团可看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土地房屋丈量、征地拆迁等工作快速推进,全区各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景象。

以江东新区产业园产业为主阵地的起步区组团,是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是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高端产业延伸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地。今年以来,园区扩园和二期建设有序推进,已完成0.67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和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动一批新签约项目动工建设。城市起步区组团、高铁新城组团、特色产业组团等各组团也围绕“百日奋战”行动目标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开展土地房屋征收攻坚、招商项目攻坚、项目建设攻坚“三大攻坚”,各个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

据介绍,“四组团”已启动实施项目总计达97个,计划总投资约1344亿元。当前,“四组团”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效率,围绕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分解细化目标,加速“四轮驱动”,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城市建设运营更加“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江东新区是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单位。记者获悉,江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已从局部试点逐步进入综合应用阶段。

据介绍,目前,江东新区制定了面向企业、居民、管理者,以上层服务与底层管理并重的智慧城市“一云二网三平台”解决方案架构,明确从2019年到2021年,智慧江东建设分三步走,分步实施,平稳运行。 遵循“基础先行,急用先行,民生先行”建设原则,分为“重点突破、全面深化、完善提升”的分步建设理念;不断夯实基础支撑平台、完成各类应用建设、按照业务线条融合贯通,通过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基本实现统一分库、统一展示、统一指挥;不断完善江东新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及各类保障体系、力求可持续发展;搭建江东新区运营指挥中心,实现江东新区智慧决策、智慧治理、智慧服务。

奋进

时间倒逼

一线磨砺

新区担当

31天、30天、29天……在江东新区管委会一号楼,一进大门,大屏幕上即显示着“百日奋战”行动倒计时的天数,时刻提醒全区干部要有一种“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一线是干事创业的“主阵地”、磨砺作风的“试金石”,也是提升能力的“大课堂”、检验成效的“大考场”。只有亲临一线,才“听得见炮声、闻得到硝烟”;只有沉到一线,才能找准问题、聚焦堵点;只有干在一线,才能解决问题、破解瓶颈。

以时间倒逼进度,到一线磨砺作风——在江东新区打响的一个又一个攻坚战中,新区领导干部既成“一线总指挥”,又成“施工队长”,亲上“火线”、带头“冲锋”,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身体力行的“头雁效应”,引领全区广大干部干在一线、拼在一线、比在一线;看项目、督进展、解难题,既当脚沾泥土的“农夫”,又当为发展问诊把脉开方的“赤脚医生”,全力推进各组团开发建设,切实以一线的发展成效检验干部战斗力、展现新区效率、体现新区作为。

奋力奔跑,同心追梦,发展激情昂扬,发展势头迅猛。今日河源,“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虹吸效应”正日益显现;放眼江东,价值高地、投资洼地、发展福地的优势和地位正日益凸显,各种资源要素加速聚集,高速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干部群众对江东新区的发展干劲十足、信心满怀,为实现发展新跨越打下了良好基础。

8月28日,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召开,吹响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冲锋号角。江东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和对江东新区发展的任务要求,举全区之力全域全面“融湾”,紧扣发展定位,继续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姿态,奋力推动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提效破局、构建新局,为我市“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而努力奋斗。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