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向阳育苗鱼坊带动乡村高端水产发展
让“连平鱼苗”游向世界
■本报记者 方新苗 林科
在连平县三角镇向阳村,200个圆形的育苗池在室内整齐排列。清澈的水体中,成千上万尾芝麻剑、墨瑞鳕等鱼苗来回穿梭。这并非普通的养殖场,而是一个集研发、育苗、联农带农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创客工坊——向阳育苗鱼坊。
这个由广东龙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培育的乡村创客工坊,不仅是“百千万工程”中“十带百坊千创客”行动的典型代表,更以“创客破局、工坊赋能、联农带农”的创新路径,为乡村的产业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创客用技术破局
打破人工繁育“不可能”
斑鳠,俗称“芝麻剑”,是珠江四大名鱼之一,但因野生资源枯竭,国家已明令保护。广东龙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镇龙敏锐地意识到,谁能突破人工繁育技术,谁就掌握了高端水产市场的“金钥匙”。
于是,何镇龙一头扎进该领域,开启数年的技术攻坚。没有现成经验,就自己摸索;没有专业设备,就自己动手改造。经过无数次试验,他和团队最终突破斑鳠人工繁育的技术瓶颈,实现规模化育苗,并获得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
如今,向阳育苗鱼坊已稳定繁育斑鳠、斑鳜、墨瑞鳕、刺鳅等10多个高端品种,年育苗能力超过100万尾,成为广东地区高端淡水鱼种苗的“核心产地”。
把“技术密码”变成
农户“致富钥匙”
过去,当地农户养鱼靠经验,大多养的是四大家鱼,成本高、风险大,而且市场饱和、利润并不高。“三角镇地势较高、水质很好,以前是远近闻名的家鱼育苗‘基地’,具有发展高端水产养殖的基础。”三角镇副镇长韦小琴说。
向阳育苗鱼坊通过“鱼苗供应+技术教授+订单农业”方式,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在“鱼苗供应”上,该鱼坊提供优质鱼苗,从源头上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在技术培训方面,鱼坊从水质调控、病虫害防治,到投喂管理、物联网应用,提供手把手指导。鱼坊还开发了手机端管理平台,农户可实时监测水体数据,实现“智慧养鱼”。“订单农业”稳收益,养殖户按标准生产,成鱼由公司保价回收,彻底解决“销售难”问题。目前,合作农户亩均利润超过1万元。
向阳育苗鱼坊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养殖规模累计达3035亩,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0万元经营性收入。
在就业带动上,向阳育苗鱼坊吸纳本地村民参与运营,提供育苗工、技术助理等岗位。多名返乡村民在该鱼坊学习后,承包鱼塘并筹建小型育苗场,成为新一代“渔业创客”。
何镇龙说,向阳育苗鱼坊正谋划建设6000平方米标准化育苗厂房,用于斑鳠、鳗鱼、鳜鱼等品种的培育;计划建设1.6万平方米成鱼养殖示范区,力争升级改造成出口海关备案场,让“连平鱼苗”游向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