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乡镇篮球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打出文旅热度 拼出经济增量
■本报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这个夏天,东源县的篮球场上,汗水与欢呼交织,烟火气与经济活力共燃。
2025河美共赢·东源国投杯乡镇男子篮球联赛于8月2日至19日举行,这场以“篮球”为媒的赛事,不仅让东源的乡镇篮球热席卷线上线下,更成为该县“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生动实践。
东源县以体育为纽带,让群众唱主角、农特产成奖品、观众变顾客,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真正“打”出文旅热度、“拼”出经济增量,让“小赛事”转动起乡村发展的“大能量”。
赛事巧策划:
“乡土味”托起“参与热”
东源县谋划此次乡镇篮球联赛,始终以“百千万工程”“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为核心导向。此前“村BA”的成功经验让人们意识到,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连接乡村与市场、群众与发展的桥梁。为此,东源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将赛事定档8月——正值农闲时节与学生假期,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又能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学子有时间参与,最大程度激发群众积极性。
走进赛事现场,热闹景象扑面而来:竞技区里,球员们攻防交错,每一次投篮都引来观众席阵阵呐喊;美食区中,客家酿三宝、东源米粉等特色小吃香气四溢,烟火气十足;特产区里,五指毛桃酒、东瑞集团肉制品、本地瓜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吸引游客驻足挑选。同时,赛事还开设特色直播间,乡亲、企业代表轮番上阵带货,一边直播精彩赛事,一边推介“东源一桌菜”、本地农特产。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篮球比赛”本身,融入民俗演出、乡村美味、休闲娱乐等多元内容,成为一场集文化、体育、民俗于一体的“乡村文体盛宴”。
数据显示,赛事线上累计观看量突破1200万人次,让东源的乡村风貌与特色产品通过屏幕走向全国。
一赛促六赛:
激活经济“五大引擎”
东源创新践行“一赛促六赛”发展理念——赛百千万、赛绿美、赛文明、赛特色、赛队伍、赛风貌,将赛事带来的“流量红利”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增量”,让“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具象化、可感知。
——乡村旅游“火”起来。篮球赛事成为游客走进东源的“邀请函”,除了观赛,东源的乡土人情、民俗美食、非遗技艺也成了打卡亮点。据统计,赛事期间东源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不少民宿、农家乐订单量较平日翻倍,真正让“赛事热”带火“旅游热”。
——特色土产“走”出去。本次赛事奖品涵盖东瑞集团生猪、本地餐厅“一桌菜”、过江龙五指毛桃酒等本土产品,每场比赛前,参赛队伍还会互赠本镇特产,既体现“河美共赢”的和睦氛围,也让土产“露了脸”。开幕式上,1000份土特产免费发放给观众,更让东源米、面、肉、果四大类农产品“出圈”。赛事期间,10余家涉农企业与客商现场对接,围绕订单农业、产品深加工、品牌推广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为农产品打通“产销链路”。
——乡镇美食“响”起来。东源通过“餐厅自荐+镇村考核”模式,筛选出首批8家“地道打斗肆”餐厅,并在赛事闭幕式上授牌。这一举措不仅为“打斗肆”民俗美食确立标准、树立典型,也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乡村美食体验,带动餐厅客流量增长30%以上。
——夜市经济“活”起来。围绕赛事打造“夜间消费场景”,东源在球场周边合理规划28个夜经济摊位。同时,万达商圈、贝拉小镇、隐营地等本地商圈、景点同步推出“篮球主题夜”活动,延长消费链条。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夜间摊位日均营业额超2000元,“体育+夜经济”模式让东源的夜晚更具活力。
——政企联动“强”起来。赛事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东源境内,更吸引了多方企业参与。除本地国资集团独家冠名外,康师傅、宝矿力、过江龙等25家企业积极赞助,形成“政企联动”的良好格局。企业借助赛事平台推广品牌,东源则依托企业资源完善赛事保障、拓展经济渠道,实现“企业优势+赛事资源”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市场化活力。
释放辐射效应:
凝聚发展合力
赛事虽已落幕,但“小篮球”带来的发展能量仍在东源持续发酵。这场赛事不仅是一次经济的“助推器”,更是东源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体育强县、凝聚民心合力的“催化剂”。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东源借赛事东风加快“体育强县”布局:2024年建成县城儿童体育公园,2025年完成县体育馆改造升级,目前正谋划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及“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项目,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让体育设施覆盖城乡,为群众健身、后续办赛筑牢基础。
在群众精神风貌上,赛事点燃了东源人的团结奋进热情。赛场上,观众的每一次呐喊都是对球员的鼓劲,更是对家乡发展的期盼;比赛间隙,上莞追龙、蓝口舞狮、广场健身操、篮球舞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展现东源浓郁的镇村特色。赛事坚持“乡土味”“群众主角”定位,引发群众在自媒体平台热议,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000万次,凝聚起强大的民心合力。
更具温度的是,赛事为农村空巢老人带来了“精神慰藉”。每晚,不少老人坚守观众席观赛,填补了儿女不在身边的亲情缺位;同时,赛事吸引大量年轻人返乡观赛、参赛,让农村家庭实现“四代同堂观赛”的温馨场景——85岁的缪大叔就是其中之一,他跟着儿子、孙子、曾孙女一起到现场看球,“家里人聚在一起看比赛,比啥都热闹!”
在对外宣传上,东源通过“多媒体联动”扩大影响力,《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抖音千万级博主、快手百万级博主全程记录赛事,累计发布新闻、视频、信息50条,让更多人通过篮球认识东源、走进东源,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体育+”的氛围已在东源扎根,夜经济、特色餐饮、农产品销售的联动效应持续释放。未来,东源将继续以篮球为“全球性语言”,打开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让更多人看到“百千万工程”赋能下,东源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