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带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一镇一特色 一赛一亮点
■7月21日,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暨“印象新天地杯”乡镇篮球赛开赛,两名拥有NBA发展联盟/CBA履历的外援亮相开幕式表演赛,引爆现场气氛。本报记者 李何山 肖斌 杨李维 摄
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决赛日前落下帷幕,热水镇队夺得冠军。自今年春节启动以来,和平县依托17个乡镇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将篮球赛事与美丽圩镇建设、和美乡村打造、非遗传承深度融合,以“一镇一特色、一赛一亮点”为运营思路,让体育竞技成为激活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引擎”,切实以赛事为抓手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深挖资源禀赋 做好农文旅体融合文章
春节期间,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暨乡镇春节篮球赛率先拉开序幕,该县共举办144场比赛,吸引1228人参赛,带动全县28.1万人次参与文旅体融合活动。其中,阳明镇在赛场外设置农特产品展位,当地腐竹、香菇、灵芝等特产整齐排列,包装上醒目的“和平特色”字样格外吸睛。返乡群众看完球赛后,纷纷驻足展位挑选特产,带着满满的“家乡味”返程。阳明镇居民陈建国一家为参赛的儿子加油,他笑着说,每年春节就盼着篮球赛,既能看孩子打球,又能买特产送亲戚,特别热闹,年味十足。
端午假期,林寨镇将赛事与民俗相融合。在该镇龙舟广场举办的“篮球+龙舟”活动中,林寨镇与礼士镇的球员在篮球场上展开激烈角逐,运球突破、默契传球等技能引得观众欢呼声不断。一旁的码头边,身着统一服饰的龙舟队员手持船桨,随鼓点整齐热身,水花与呐喊交织成端午热闹乐章。赛场周边,客家酿三宝、艾粄等美食香气四溢,墩头蓝编织、阳明纸制作等非遗展示区里,手艺人现场演示、讲解工艺,吸引游客驻足体验。“第一次看到篮球赛和龙舟赛一起办,看完比赛吃美食、逛非遗展示区,这个端午节太特别了。”来自惠州的游客张女士说。
系列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拉动消费、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比赛期间,赛场周边的农家乐、餐馆生意火爆。和平县城周边农家乐老板周先生介绍,比赛期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三成,很多顾客看完球赛就来吃饭,还会询问附近景点,带动了旅游消费。
河美联赛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平县通过系列赛事,引入“赛事 +”融合机制,打造了“篮球+龙舟”“篮球+非遗”“篮球+旅游”等模式,将篮球赛场转化为展示地域文化、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实现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全域消费升温。
多维度创新显成效 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7月21日晚,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暨“印象新天地杯”乡镇篮球赛开赛,和平县体育馆灯火辉煌,座无虚席,观众挥舞着荧光棒和加油牌,气氛热烈。随着两名拥有NBA发展联盟/CBA履历的外援登场,精彩的表演赛开始了,现场欢呼声震耳欲聋,不少居民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这一“专业外援 + 群众赛事”的组合,正是和平县在赛事组织上打造特色、提升吸引力的重要亮点。
在赛事组织与群体覆盖层面,和平县打破单一体育竞技局限,以多维度创新让赛事惠及更广泛人群。例如,“工会杯”男子篮球赛还增设乒乓球、拔河、象棋等项目,吸引近500名职工积极参与。职工赵先生说,参加比赛既能锻炼身体、释放压力,还能结识新朋友,赛后和队友聚餐,感觉生活更有乐趣。
针对青少年群体,和平县组织17个乡镇中小学生分阶段参与篮球赛,同时,联合开展河源市中小学生暑假篮球公益培训活动,基础班学员谢珊珊说:“以前没接触过篮球,现在我学会了连续运球,减少了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每天都盼着来训练。”各乡镇通过赛事与公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体育热情,为体育事业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在宣传推广方面,和平县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利用和平县融媒体中心、“和平发布”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通过赛事集锦、人物专访、非遗科普等方式,让河美共赢品牌持续出圈。不少网友看完报道后,在评论区留言询问和平县旅游路线与农特产品购买渠道,进一步扩大和平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让“河美共赢”品牌深入人心,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和平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依托县域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把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打造成常态化、高品质的品牌赛事,策划更多“体育+文化+产业”特色活动,不断提升和平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