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河源行)大讲堂走进东源
借力院士智慧 破解发展瓶颈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杨坚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彭冰 昨日,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河源行)——院士大讲堂活动在东源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受邀开讲,围绕新型显示领域带来前沿学术分享,为东源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囊动力”。
此次活动是东源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院士引领、人才支撑”模式,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明晰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东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作为广东院士联合会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东源搭建了对接高端智力资源的桥梁,成为当地借智登高的宝贵契机。
主讲人马於光是材料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近10年内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处于全球同领域前1%)和国内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著名学者,深耕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研究多年,不仅在第二代磷光发光材料、新一代廉价发光材料研发上有原创性贡献,更成功攻克了发光材料领域长期存在的聚集猝灭荧光难题,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卓著。
讲座中,马於光结合深厚学术造诣与国际视野,从科技人才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切入,系统梳理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深入解读未来应用场景与成果转化路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紧扣实践需求,为东源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让在场听众深受启发。
新技术、新材料和人才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是东源县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东源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双重任务。活动现场,东源表示将以此次院士大讲堂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广东院士联合会及院士专家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同时,东源还提出三大行动方向: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抢抓 “百千万工程”“一湖一县一盆地”政策机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强东源广工大研究院等平台,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三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柔性引才、本土育才、政策留才等举措,打造优质人才生态,为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接下来,东源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院士智慧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