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绣缎镇创新构建“三维驱动”体系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近年来,连平县绣缎镇立足粤北山区实际,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三级联动+三股力量+三化机制”三维驱动体系,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探索出一条粤北山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去年以来,绣缎镇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乡村绿化种植任务,累计种植榕树、秋枫、西施柚等苗木3.8万余株,苗木成活率高达99.74%;建成全市首片乡亲榕树林、全市最大榕树主题公园、连平县首条榕树长廊。今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绣缎镇党委获评“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
凝聚各方力量 共建绿美乡村
驱车行驶在358国道上,两侧葱郁的榕树如绿色长廊般延展,沿线的景致焕发新颜。行至绣缎镇榕树主题公园,一棵棵榕树枝繁叶茂,今春新栽种的西施蜜柚和紫花风铃木长势良好,共同勾勒出绿美新画卷。
“榕树主题公园是通过筹措多方资金,凝聚各方力量,组织机关单位、乡亲、学校等人员开展植树活动,打造出的一个休闲公园。”绣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协调榕树主题公园项目土地流转工作时,该镇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358国道沿线30亩闲置地收储,进而建成全市最大的榕树主题公园。
为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绣缎镇创新构建“三级联动+三股力量+三化机制”三维驱动体系,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县—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创新“差异化动员+精准化参与”模式,广泛链接乡亲、学校、群众资源,构建“管护责任化、理念生活化、发展融合化”长效机制,启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城乡风貌提升”行动,激活全民参与动能。
经过系统推进,绣缎镇绿美乡村建设成效逐步显现。目前,已建成1公里“香樟长廊”,打造美丽示范主街,有效实现过境通道绿美化、圩镇主街景观化;打造乡村口袋公园32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城乡风貌提升任务,改造提升农房574户。
发展特色产业 推动绿富同兴
走进金溪村西施蜜柚种植基地,青绿的西施蜜柚挂在枝头;沿着整洁的村道漫步,随处可见西施蜜柚苗木枝繁叶茂,为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乡村绿化建设,村里自费购买了2500株西施蜜柚幼苗,免费发放给村民栽种,如今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村道两旁都种上了柚树苗。”金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权生说。
2022年,金溪村“两委”围绕“栽好一棵致富树”重点工作,将金溪西施蜜柚作为该村的重点特色产业进行培育。该村依托“庭院经济+基地种植”模式,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微空间”种植柚苗,整合连片闲置地块建设6处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西施蜜柚1.2万余株,总面积200亩,形成“一户一景、一村一业”格局。
去年,金溪村累计种植西施柚苗1万多株,首批3000余斤蜜柚成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全部收成后年产值突破300万元,既实现了见缝插绿美化乡村,又让每户村民年均增收约3000元。“种植西施蜜柚不仅有力推进了绿美乡村建设,让村庄环境更加宜居,又能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曾权生表示。
金溪村发展西施蜜柚产业的成功经验,得到绣缎镇的大力推广。该镇以乡村绿化建设为契机,免费提供柚苗,引导各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种植西施蜜柚,通过“一站式”技术指导、“一体式”产销联动模式,持续探索将西施蜜柚培育为全镇示范产业的有效路径。
■本报记者 陈星 刘永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