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实行“交警岗+铁骑巡”模式,“电子警察”上岗,加强宣传教育

佩戴头盔成骑行标配 斑马线前踩刹车成肌肉记忆

2025-08-11 10:03:3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林梓楷 通讯员 黄诗凡

近年来,我市以高标准、强举措全力攻坚,城市交通秩序明显畅通,交通违法率持续下降,市民守法意识显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全面提高。

整治常抓不懈

市区交通井然有序

“佩戴头盔成了骑行标配。”市民洪晓俊说,以前10个人里总会有三四个不戴头盔,现在不戴头盔的反而会成为“显眼包”。他还说道,以前源城区黄子洞小学附近的三角路口交通乱成“一锅粥”,现在上下班高峰期都有交警指挥,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近年来,针对“行人随意过马路”“电动车见缝插针”等顽疾,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市区重点路段实行“交警岗+铁骑巡”模式,积极落实市区道路网格化管理“路长制”,做到每个区域、每条道路责任落实到人,最大化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做到严查、必查。数据显示,严打态势下市区“摩电”违法数量显著下降。

“以前路面经常出现乱停乱放现象,现在限时停车,大家都不敢了。”市民黄丽媚对路面新增的“电子警察”连连点赞,有了它的震慑,市区路面车辆停放越来越整齐有序。据统计,近年来,市区约增加200个“电子警察”。其中,违停抓拍145个、红绿灯“电子警察”60多个。此外,我市公安交警部门还对市区12个路口、8条路段的标线进行微改造,新增标识牌105块,增设人行横道线32组,新增潮汐停车泊位105个。

加强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佩戴好头盔,关键时刻可保命。”刚停好电动车的市民杨小廷打开抖音号,就立马收到交警推送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视频里头盔承受重击的慢镜头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抹了把汗说:“这些画面看多了会怕的,以前骑车见缝就钻,现在转弯必看后视镜,就怕成为下期‘警示片主角’。”

润物无声的宣教渗透在城市脉络。市区中山大道与兴源路交会处的智慧红绿灯已成市民课堂——行人越线瞬间,立柱立即“发声警告”,电子屏同步直播“闯关”特写。“上周我抢灯被拍成大头照,很不好意思。”市民陈先生说,这套系统会让人“脸红”,很多人爱面子,就不敢乱闯红灯了。

最暖心的交通安全防线在校园周边。“以前这路段堵得像沙丁鱼罐头,现在‘警校家’联手,很快就能清空‘接送大军’。”市四小门前,身穿红色马甲的家长志愿者黄丽媚轻敲车窗引导停车,转身护着学生慢行过斑马线,现场交通文明有序。值得一提的是,每逢上学、放学高峰期,市区每所学校门前都有这样的家长志愿者,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及时劝阻纠正。出租车司机王先生说:“如今,斑马线前踩刹车已成肌肉记忆。”

    上一篇:劝离违规游泳群众200余人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