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国家高新区发放首批44张人才卡
每年安排500万元服务人才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娇 特约记者 李晓 通讯员 王育芳 近日,“才聚高新,共话发展”河源国家高新区人才座谈会召开,来自园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机械与模具等产业领域的人才代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会议通报了近年来高新区人才工作情况,解读《河源国家高新区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并为首批高新区人才代表颁发人才卡。据悉,此次共有44人被认定发放高新区首批人才卡(一类人才9人、二类人才35人),持卡人可在政务服务、商事登记、税务服务、人才入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候鸟”交通补贴、住宿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等11项内容中享受相关政策待遇。为确保人才服务政策落地落实,高新区每年专门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服务人才。
座谈会上,人才代表、企业代表结合各自发展实际,围绕人才政策落实,在政策补贴、人才需求、生活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河源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衣新燕说,产业是招才引才的重要载体,建议通过引进“周末工程师”等方式,让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人才到河源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园区发展。清源生物(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艳凯是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创业创新大赛后决定在河源创业的。他表示,今年公司又招聘了一批高端人才,希望在政务服务、员工业余文化活动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让来到这里的人才发挥更大价值。
河源国家高新区负责人对与会人员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一 一回应大家提出的诉求和建议,有针对性进行部署。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河源国家高新区以“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拓展产业空间,提升营商环境,集中资源力量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努力推动园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会议要求,高新区将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的发展战略地位,以打造制造业人才集聚地为目标,强化人才政策支持,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将深入践行“高新人才,全程服务”理念,持续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活力迸发的园区文化生态,让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创业顺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希望广大人才、企业代表结合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实际,一如既往投身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争做岗位精益求精的“深耕者”、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行业协同共进的“推动者”、产业转型升级的“开拓者”,为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