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笔尖有爱 善行暖城

——记广东省最美志愿者苏勇军

2025-04-17 10:02:5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周慧荷

在河源,有这样一名新闻工作者,他用笔记录民生冷暖,用行动践行公益精神。20年来,他奔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困难家庭奔走,带领志愿者团队开展数千场公益活动,用爱心温暖了一座城。

他就是河源日报社记者苏勇军。近日,他获得“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

笔下有温度:用新闻

为困难群体点亮希望

2004年,苏勇军从湖南一所大学毕业后,进入河源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从那时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准则:“新闻要扎根现场,故事要来自百姓。”

2013年,苏勇军接到一名读者的求助:源城区埔前镇高围村的女孩小雪(化名),自幼父母离世,与患肺癌的爷爷相依为命。更不幸的是,她3岁时不慎跌入石灰池,双眼被严重灼伤,视力急剧下降,面临失明风险。

苏勇军了解情况后,及时牵线搭桥,为小雪联系到爱心医院,并为其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及募集到生活帮助善款。

20年来,苏勇军采写民生新闻近2000篇,获得全国地市报以及省、市新闻奖30余次,他说:“奖项不重要,能帮到人才有意义。”

行动有力量:为100多个家庭筑起“避风港”

在服务新闻工作之余,苏勇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益践行者。他常说:“记者不仅要记录苦难,更要力所能及地改变它。”

2012年以前,紫金县凤安镇竹塘村的曾子文一家四口一直住在濒临倒塌的祠堂里。苏勇军与志愿者以及社会爱心人士连夜发起募捐活动,筹集了6万多元善款,让曾子文在第二年春节前住进了新房。同时,还发动爱心企业家帮扶曾子文发展农业生产,让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他们家的生活。“如今曾子文不仅种田,还养起了鸡、鸭、牛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苏勇军欣慰地说。

“我种了200棵桃树,桃子成熟后,每天起早贪黑赶集,却卖不出多少,利润微薄。”连平桃农谢秀行这样回忆2014年的处境。

得知谢秀行的困境后,苏勇军主动伸出援手,在社交平台发起助农行动,引起了市内外不少网友的关注,纷纷打电话向谢秀行订购桃子。从那以后,每年苏勇军都会帮助谢秀行卖桃子,在他的帮助下,谢秀行家的桃子越卖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

苏勇军还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年来,他用自己的公益行动为河源100多个困难家庭带去希望。

聚沙成塔:带领“好人

团队”温暖一座城

2013年,苏勇军被评为“河源好人”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所有‘好人’凝聚起来,是不是能帮助更多人?”

2016年,苏勇军和巩坤、张青等人发起成立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这是全省首个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成员的社会组织。目前,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有200多名会员和1000多名注册志愿者。

近年来,苏勇军带领广大河源好人、志愿者在全市开展1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苏勇军表示,不仅自己要做好事,今后还要带动更多人做好事,让河源成为“好人之城”。

    上一篇:温暖在行动 关爱不停歇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