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米粉全产业链标准出炉
以标准“三化”为抓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昨日是第55届“世界标准日”,我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 促进高质量发展”。当天,我市发布《河源米粉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丛书》,以标准“三化”(系列化、模块化、统一化)为抓手,为促进河源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河源米粉作为河源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其细腻的口感、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优强行动,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提升项目,积极响应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调研、精心筹备,指导市食品检验所、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河源米粉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丛书》,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链稳定性,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食品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据介绍,《河源米粉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丛书》包括了《河源米粉管理标准体系》《河源米粉工作标准体系》《河源米粉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河源米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与验收、生产加工工艺、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储存和销售等,通过标准化引领,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中,围绕从原料到餐桌全过程工作要求,《河源米粉工作标准体系》制定了包括人员工作要求、原辅料验收、仓库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等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形成可供河源米粉生产、研发、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各级食品监管机构人员、检验检测机构人员、院校有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标准体系。
《河源米粉技术标准体系》则包括八大项目标准、30个小项目标准,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该体系从食品安全源头抓起,对米粉的主要原料大米的品种选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多项指标进行了严格规范,确保原材料的安全与优质。并衔接生产加工环节,详细规定了米粉的制作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卫生要求,为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同时,质量检测部分明确了各项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保证了米粉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河源市提升食品特色产业标准化水平项目,积极开展标准化培训,牵头制定“土特产”标准,大力培育“圳品”企业,不断完善构建重点农产品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制定发布“土特产”相关地方标准21项,团体标准7项,共有茶叶、油茶、猪肉、百香果等30种产品获评“圳品”。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标准化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地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同时,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河源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