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特色农业产业(五指毛桃)人才交流学习活动
校企联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本报记者 林梓楷 通讯员 程子跞
为充分发挥人才驿站引才纳智平台和交流对接纽带的功能作用,助力我市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人社局依托市人才驿站举办“助力‘百千万工程’,人才驿站在行动”系列活动之——河源市特色农业产业(五指毛桃)人才交流学习活动,组织我市30多名五指毛桃和电商企业代表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交流学习,通过站校(院)企联动,为“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力。
专家把脉,助力我市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就我市五指毛桃企业代表提出的种植技术需求,作了主题报告,让企业代表重新认识连作障碍,并提出解决连作障碍问题的对策;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分别作了关于南药加工、五指毛桃种苗繁殖、微生物菌剂研发与应用、植物源农药、滇黄精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告,为我市五指毛桃产业提质增产提供优化方案。
“如何让五指毛桃的香味更浓?”“怎么提升五指毛桃的良品率?”……在座谈交流环节,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提出在五指毛桃优良品种选育、轮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并向专家寻求良策。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专家们现场一一答疑解惑,为河源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此外,企业代表们还先后参观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与南药资源圃、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科技成果展厅,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食品学院成果展厅等。
助力“百千万工程”,站校(院)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活动期间,河源市人才驿站、源城区五指毛桃协会还分别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签订了《科技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就下一步农业特色产业(五指毛桃)人才培育和交流、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河源五指毛桃品质好、可开发空间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源城区五指毛桃协会相关负责人说,此次交流学习活动不仅让企业代表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五指毛桃的专业知识,更为今后校(院)企对接合作铺垫基础、提供平台。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站校(院)企紧密合作,是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农业产业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接下来,市人才驿站将继续当好校(院)企的“媒人”,积极牵线搭桥,借助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在科技成果、种质资源和专家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校(院)企合作,推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共同推动我市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