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广东首个马铃薯育种创新中心落地灯塔盆地农高区

2024-08-21 09:34:0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实习生 郭明凯 昨日下午,马铃薯广东南繁育种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灯塔盆地农高区举行。据悉,这是广东首个马铃薯育种创新中心,将有力解决广东马铃薯品种单一、种薯质量不高等问题。

解决种薯“北薯南调”难题

“依托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动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下称灯塔实验室)共同建设马铃薯广东南繁育种创新中心,发挥实验室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联合进行马铃薯种业生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马铃薯育种能力水平。”灯塔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家洲说。

马铃薯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根据马铃薯生物学特性以及各地生态气候特点,我国划分了4个马铃薯种植区域,其中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冬作区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据了解,我国冬作区的马铃薯繁育体系长期残缺,华南区域冬种马铃薯种薯全部来自我国北方繁育基地,种薯“北薯南调”成为限制广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的关键问题。

据李家洲介绍,“北薯南调”存在着病虫害传播风险大、种薯“水土不服”、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影响南方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当前,马铃薯种植的技术体系主要建立在北方产区的基础上,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制种育种技术上还有很多再开发的空间。我们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马铃薯育种制种上的科研基础和创新资源,依托市场的转化应用需求,进一步提升南薯育种的产量和品质。”

培育生产更多“本地薯”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制苗;在温室大棚,只要控制马铃薯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微型薯也可以产业化生产。”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锋年说。

与普通作物相比,马铃薯耐储存、产量高、应用范围广,可开展全粉加工、淀粉加工、净菜和预制菜等一系列产业,经济价值更加可观。当前,广东冬种马铃薯面积将近80万亩。在收完水稻、小麦等作物后,冬闲田还能种植马铃薯,提高农户收入。

“广东的马铃薯多作鲜薯,价格相对较高。马铃薯对种薯的需求量特别高,因此广东马铃薯种业的市场非常广阔。”张锋年说,接下来,要用好马铃薯广东南繁育种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培育更多“本地薯”,在河源乃至广东做一些示范性的种植,来引导组织农民共同参与马铃薯种植。同时,要根据生态环境优势推广特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发展空间,推动企业持续性发展。

    上一篇:南国书香节粤版2024年度好书推荐榜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