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依托“大树头+”议事工作机制解民忧
解决问题72个 化解信访积案80宗
○本报讯 记者 曾敏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近日,东源县信访局传来喜讯:东源信访总量稳步下降,成功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一个个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项项事件圆满解决。这正是东源创新实施信访工作会议制度和“信访下单、部门响应”机制,实行“双包双挂”暨领导接访下访制度,主动打造“大树头+”品牌,全力推进信访工作带来的惊喜变化。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去年开始,东源全面实行“双包双挂”暨领导接访下访制度,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接访下访、带头亲自包案,带动县党政班子成员及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因地制宜开展听民意、解难题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我们深入践行‘枫桥经验’,积极主动对接服务县级干部开展接访、下访工作。”东源县信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全县领导干部累计接访约访群众1029批、2782人次,县领导批转案件63件,推动化解案件1921件,有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发展难题怎么破,民生问题怎么解?“东源的百年大树不在少数,基本每个镇每个村都有一两棵古树,经过研究,我们把信访地点选在更贴近群众生活的地方。”县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优化社会治理,东源坚持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协调联动,条块结合、一体推进。
据悉,大树头议事工作机制由县信访局牵头,确定开展活动的镇村,收集涉及信访、党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诉求、基层治理等方面诉求,安排有关领导到有关乡镇的大树头下喝茶议事,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少了信访工作室的局促感,村民们在大树下得以放松地讲出问题所在,他们提出的人居环境整治、圩镇亮化美化、道路提升、农田灌溉、乡村绿化等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据统计,自3月份进一步建立完善大树头议事工作机制以来,东源县各级领导干部已经在大树头议事23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72个,化解信访积案80宗。
如今,群众现在反映问题的渠道愈发多元,党政干部还来到群众“家门口”倾听烦心事,“大树头+”品牌受到不少群众赞赏。让“树下议事会”持续发挥“大作用”是东源信访工作的发力点之一,该县将进一步促进职能部门及村干部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