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民二庭副庭长、一级法官李翀:
“如我在诉”解民忧
■本报记者 刘烨华
李翀,现是市中院民二庭副庭长、一级法官。作为一个以审判事业为人生追求的法官,李翀用赤诚之心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热爱,立足审判岗位,践行“如我在诉”理念,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12年的法官之路,李翀深耕审判一线,主审案件2500多件,曾获个人嘉奖4次,记三等功2次,连续3年考核优秀,被评为河源法院“最美法官”、河源法院“十佳办案能手”。
攻坚大案 服务大局
“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必须勇于承担使命,担当作为,敢于直面社会矛盾,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法官的担当,李翀有深刻的感悟和见解,并不折不扣地实践到审判工作中去。
2021年8月,市中院裁定受理某房地产公司破产申请。该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烂尾,涉及900余户业主的房子无法交付或无法办证,焦虑恐慌情绪在业主中蔓延,信访投诉问题频发。企业烂账、楼盘烂尾、没有复工的钱、没有接盘的人,残酷的现实摆在承办人李翀面前,大量疑难复杂问题亟待解决。
两年多时间,李翀已经不记得自己有过多少不眠之夜,度过多少“5加2”“白加黑”的日子。大到与地方党政部门协调制定复工方案、依法依规调整决策部署、组织1000多名债权人在线召开债权人会议、指导管理人的各项工作,小到不厌其烦地为打来电话的业主释法解惑、给各方解释破产会议开会事项。
2023年底,停工破产的“问题楼盘”终于竣工,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债务人双赢多赢共赢,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心情特别激动,终于可以收楼了”“我圆了住房梦了”……业主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李翀心中无比欣慰:“老百姓买一套房不容易,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我的辛苦不值一提。”
用心疏导 巧解纠纷
“我来开庭之前没想过案件会以调解的方式结案。为这件事烦恼一年多,现在能一次性了结,这个结果我很满意。”王某领到调解书时说。
执业医师王某在某诊所坐诊,与诊所因工资等问题产生纠纷,双方针锋相对,都向法院起诉对方。一审法院合并审理后,判决某诊所支付王某各项损失13.52万元。某诊所认为一审判决没有依据,提出上诉。
李翀却认为本案有调解的可能,针对本案具体情况,他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单独做某诊所负责人的工作。李翀循循善诱,该负责人终于转变态度,同意调解。最终,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某诊所一次性补偿王某11.5万元,双方的劳动争议就此了结。
说起调解中所作的努力,李翀说:“其实很多当事人还是通情达理的,法官用法用情用理疏导,助推一下,帮他们解开法结、心结,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党员干部的应尽之责。”
办好小案 温暖人心
“每个小案背后都牵动着一个或多个家庭,必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考虑。”李翀始终坚持“如我在诉”理念,兢兢业业办理每一件涉民生小案。
有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商铺承租人朱某因逾期交租而违约被起诉,一审判决解除租赁合同,朱某提起上诉。案件比较简单,也不存在什么争议。李翀转念一想,如果维持原判解除合同,朱某前期投入的几十万元装修费打了水漂,出租人张某要寻找新承租人也并非易事,“双输”的同时,无形中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李翀的劝解下,双方逐渐打开心结,当场达成调解,张某减除一部分租金,朱某分期交纳拖欠的租金。“我可以继续经营了,我和员工不会失业了。”朱某握着李翀的手感激地说。
调解有成效吗?朱某的店铺撑过去了吗?李翀心里一直惦记着。几个月后,他晚上散步时特地去看了看。明亮的灯光下,店铺摆满售卖的装修材料,朱某正在跟客户洽谈生意。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李翀始终以新时代法官的风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匠心融入初心,以担当书写忠诚,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用一颗尽职尽责的为民之心捍卫法律公平正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