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开展食品小作坊五年提质行动
升级改造800家食品小作坊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吴水平 戴小茜 记者昨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扎实开展食品小作坊五年提质行动(2019—2023年),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机制创新和社会共治等各项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5年来,全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可控、卫生状况良好。
行动中,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各县区、各乡镇开展食品小作坊调研,调查了解各地传统特色食品小作坊现状,全面掌握我市食品小作坊提质行动存在的问题,并先后制定了《河源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清理整顿工作手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突出问题治理措施清单》等指导性制度,建立河源市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食品安全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监管网络逐渐完善,小作坊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监管。
与此同时,该局不断完善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规范和办事指南,严格把关申请材料、现场审查,对条件不符的坚决不予核发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引导食品小作坊更换升级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做好各类台账记录,升级改造达到登记条件,提高无证小作坊升级改造申请发证的积极性。5年来,该局共帮助800多家食品小作坊实现升级改造,全市获证食品小作坊数量先增后减。其中,24家小作坊成功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培育出源城五指毛桃鸡、连平忠信花生、东源黄田米酒、和平腐竹、龙川大米、紫金茶叶等具有河源地方特色的食品区域品牌。
为不断强化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监测,该局每年制定并公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逐步加大对小作坊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的抽检力度,抽检小作坊食品数量从2019年的830批次增加到2023年1843批次,监督抽检合格率从2019年的85%提高到2023年97%以上,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
在日常检查、培训、约谈中,市市场监管局督促食品小作坊落实主体责任,100%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督促食品小作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同时,持续强化酒类、花生油、湿米粉、糕点、肉制品等高风险品种食品小作坊监管,梳理汇总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分时节、分行业开展食品小作坊清理整顿工作,并严厉打击食品小作坊违法行为。据统计,5年来,全市共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小作坊立案300多宗,关停取缔不符合食品安全保障条件的小作坊80多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