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无声世界 点亮就业梦想
——我市人社部门、残联及社会团体助力听障人士就业
■本报记者 雷宇烁
昨日下午,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市民谢玉翠驱车前往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河源市京泉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河源京泉华)。30分钟的车程,谢玉翠和同事在车内接听了不下40通电话,都与他们服务的残障人士就业者有关,涉及就业咨询、残障人士本人需求、家属需求、企业需求、专人服务陪同等方面。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我们为100多位河源户籍的残障人士有效提供了免费就业服务,其中听障人士有70多位。”谢玉翠表示,将针对听障人士探索专门的对接和服务模式。
谢玉翠所在的服务团队共有15人,专门面向残障人士提供公益就业咨询、就业供需对接、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
穿越无声世界
汗水落得响亮
昨日下午,当记者在河源京泉华的生产车间里见到姜荷花,她熟练的动作、热情地招手,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名听障人士。“新春同样是我们的开工季。有了工作,我们不仅有了一笔收入,还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姜荷花一边“说”着,一边向来看自己的同事们打出暖心的问候手语。
“姜荷花的丈夫也在生产车间工作,他们夫妇虽然都有听力障碍,但他们更细心、更有耐心和观察力,而且十分热爱的自己的工作,获得身边不少同事的认可和帮助。”河源京泉华人事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叶女士表示,工作就像一个窗口,连接着无声和有声的世界。他们也将尽其所能,通过安排较为适配听障人士身心特点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发光发热的工作舞台,帮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据介绍,随着姜荷花和丈夫双双实现就业,他们在市区按揭买了房,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打破沟通孤岛
点亮就业梦想
“一有时间,我们就会上微信群,找找有没有就业信息。”听障人士苏先生“说”,现在科技很发达,儿子在教他用科大讯飞等手机软件,识别语音,转写文字,通过视觉“听”别人在说什么话。
“由于听觉障碍,听障人士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受局限。因此,我们会较为频繁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发布招聘信息,拓宽听障人士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谢玉翠表示。
谈及下一步计划,谢玉翠表示,希望动员更多的相关从业者加入到助力听障人士就业的行列中去,在各级人社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通过助残就业直播间等新途径,帮助听障人士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