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2023年我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艺术体育服务水平

文体活动“菜色”多 群众生活“滋味”足

2024-01-23 10:07:13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廖司弦

每逢周末,市全民健身广场和市体育馆总是人气爆棚。年轻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小孩在广场上追逐玩耍,老年人在器械上拉伸锻炼,广场舞队员们的优美身姿吸引众多目光,处处都是热情澎湃的场景。

2023年,我市将“实施公共文化艺术体育普及活动”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举办各类惠民公益讲座、培训、艺术展览共84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728场;举办可供群众参与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155场,超额完成2023年的有关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拓展阵地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以前我总思考退休以后做什么,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啦。”日前,记者在河源市智橙粤文坊见到了葫芦丝学员朱伟珍,她说,去年,她参加了成人葫芦丝培训班,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同龄的朋友。

“粤文坊”是面向群众开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目前我市建设有雅居乐·粤文坊、河源市智橙粤文坊等试点,可免费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和特色文化艺术服务,除开设常规的美术、声乐、广场舞、葫芦丝、客家山歌、太极拳、大众舞蹈、围棋、象棋等艺术培训班外,还提供文艺演出等多项特色服务,形成与我市经济发展实力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去年,我市不断扩大公共文化艺术体育服务覆盖面,除了依托“粤文坊”开展文艺活动外,各县区还建立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通过总分馆制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乡村,有效促进县、镇、村文化资源共享、活动联动。

在体育活动场所方面,全市共有篮球场地4238个,足球场地277个,羽毛球场地1030个,乒乓球场地2062个,社区健身中心257个,为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艺术普及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

数字赋能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

“用‘文化在线’数字化平台学习、看直播,很方便。”市民伍女士说。据介绍,市文化馆通过“文化在线”数字化平台发布各项培训、咨询、展览等活动信息,市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除“文化在线”数字化平台外,我市不断尝试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去年,全市已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建设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网站、“移动图书馆”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途径为读者提供海量数字资源。

我市还举办了“红红火火客家年”2023年河源市贺新春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线上惠民展演、“粤新年·兔添福”2023广东数字文化推广等活动;建设了“云游河源恐龙文博园”在线虚拟系统,提供“语音导览”服务,开展文博讲座、公益培训、知识问答、活动直播等线上文博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线上文化服务。

丰富活动

增加群众幸福感

“我每天都要跑10公里,锻炼身体。”去年12月参加了河源万绿湖马拉松的市民翟先生说,从河源第一次举办马拉松开始,他就坚持每次都参加,也养成了跑步的习惯。

河源万绿湖马拉松等系列精彩活动的举办,让市民畅享文体大餐。去年,我市依托各级公共文化阵地,打造了“大美河源·百姓舞台”、忠信花灯节、花朝戏艺术周、“书香河源”全民阅读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728场,参与活动92.5万人次。围绕各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可供群众参与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155场。

    上一篇:排查消防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