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人民法院:
以“能动司法”持续推进“执源治理”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陈碧霞 钟丽清
近年来,紫金县人民法院(下称紫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着眼“抓前端、治未病”,构建起全流程、系统化的执源治理模式,着力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增量,让裁判履于未执,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去年以来,紫金法院新收首执案件同比下降22.36%,执源治理成效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在执前高效化解上下细功
2016年,冯某等26名业主向某房地产开发商购买位于紫金县某小区住宅。合同订立后,业主们按约定支付了房屋的全部价款,并约定交房的时间为2016年,但某房地产开发商直到2019年才完成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为此,业主们多次要求某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合同约定支付商品房买卖合同违约金。
案件宣判后,法官在送达判决书时一并向某房地产开发商送达了《履行义务告知书》,告知其务必及时足额履行义务,不得有转移、隐匿财产等逃避履行义务及其他高消费行为。同时,承办法官积极履行“谁审理案件、谁督促履行”的新要求,多次与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展调解。最终,某房地产开发商终于认识到如果不主动履行义务将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的严重性,主动履行了法定义务,这一涉及26名业主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近年来,紫金法院积极探索执前化解机制,灵活运用判后答疑、判后回访、判后督促、执前和解等多种措施,从判后促执着手,主动加大判后调解力度,积极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推动从源头上减少强制执行案件数量。
在执行强制措施上下硬功
“血汗钱终于要回来了!感谢紫金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拿到欠薪的杨某笑逐颜开。
2019年,徐某从某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包而来的种植、萌芽工程发包给杨某,完工后,杨某却没有收到足额工钱,经多次交涉,徐某承诺支付拖欠杨某的工程款11.8万元,却一直未履行。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紫金法院立即对徐某名下的财产进行查控,发现其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杨某多次上访要求解决此事。紫金法院便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采取强制措施,将徐某以涉嫌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紫金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实施网上追逃。
与此同时,执行法官还在耐心做徐某的思想工作,并联系到了其家人,经执行法官耐心释法,其家人主动提出代替徐某履行义务。后徐某家属前来报告,经与杨某协商,杨某同意徐某一次性支付案款12万元,放弃剩余欠款利息,至此该案件执行完毕。
近年来,紫金法院不断强化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强化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凝聚打击拒执犯罪合力,形成“越往后打击越严、倒逼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机制。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通过查封、冻结、扣划财产、司法拘留、评估拍卖等执行措施,着力打击规避执行和恶意逃避金融债务行为,并综合运用罚款、拘留、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和纳入失信等强制措施,多维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持续保持打击妨碍执行高压态势。去年以来,共执结首执案件1664件,执行到位金额2.7亿元,查封不动产100余处,拘留41人。
紫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执源治理,扎实推进执行机制创新,为当事人提供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渠道,切实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