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全力培育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

释放“镇”能量 铺就振兴路

2023-12-29 10:18:3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陈星 

产业项目推动县域经济、文旅事业“托”起特色镇、乡村旧貌换新颜。日前,东源县顺天镇、和平县热水镇、龙川县佗城镇、紫金县蓝塘镇、连平县忠信镇等5镇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我市非常重视典型镇的培育工作,聚焦“1+4+7+9+N”建设,结合各镇基础和特色,对各乡镇精准“画像”,按照“一镇一策”发展思路,打造了一批文旅名镇、工业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商贸强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美村居

擦亮人居环境底色

村道宽阔整洁、庭院干净漂亮、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行驶在东源县顺天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处处皆是景,举目满眼新,美丽乡村建设焕发着勃勃生机。“活动场所多了,环境大变样,我们的家园也建设得更加美好了。”顺天镇沙溪村村民朱伯添说。

近年来,顺天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治污保洁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同时,该镇还积极撬动社会资金流入农业农村,因地制宜对各村(居)进行农房管控及节点提升,并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诗画田园、特色乡韵、农业科创等产业示范风貌带。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各镇“各想奇招”,擦亮了美丽乡村底色。和平县热水镇采取“大兵团作战+限期解决问题”工作模式,多次组织乡镇干部职工约450人次,划分5个责任片区,全面整治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占道经营、违章搭建等突出问题。连平县忠信镇常态化开展“六乱”治理,累计发放“六乱”综合整治倡议书、告知书、通告超3万份,出动2600余人次深度参与整治工作,同时还新规划流动商贩临时摆卖区,增加摊位275个,新规划摩托车位230个、汽车位72个,以建设圩镇高服务空间品质促进文明经营、规范停车行为,打造文明和谐的美丽乡镇。

截至目前,5个典型镇共建有生活垃圾转运站6个,配备密闭垃圾运输车24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座、收集配套管网337.922公里、公共厕所17个,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100%全覆盖,乡镇洁化、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强经济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潜能如何激发?答案就写在了“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特色小镇里、工厂车间中。

越王井、西门古码头、苏堤、越王庙、学宫……龙川县佗城镇遍布着众多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吸引了不少游客。今年3月24日,佗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11月,佗城景区接待游客约7万人次,同比增长140%。

佗城镇立足打造文旅名镇,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打造具有佗城特色的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并依托“旅游+文化”理念,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教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擦亮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品牌,让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走进蓝塘产业新城,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生产车间里,正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各大厂房一派拼抓抢干的生产景象,折射出产业园内生机盎然的发展活力。

蓝塘产业新城位于紫金县蓝塘镇,总规划18平方公里,以金盛兰优特钢项目为龙头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引进深圳市创能机械有限公司为契机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智造产业集群,全力做大做强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大产业集群,为紫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截至目前,蓝塘产业新城累计引进项目31个,合同投资总额386.92亿元。

据统计,我市5个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共有工业园区6个、乡镇企业1577家、规上工业企业24家,已建成并投运的农业产业园1个。

    上一篇:以五大行动为抓手助力“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