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市场流通领域整治工作
聚焦“五抓五强化” 推动整治见行见效
自省、市部署开展扫黑除恶市场流通领域整治工作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分批接续深化重点行业整治”要求,全面落实,聚焦“五抓五强化”,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扎实推动市场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见行见效、走深走实。
据介绍,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2年度省药品安全考核中全省排名第十、粤东西北第一,其中药品安全治理综合治理指数全省排名第四,化妆品安全治理综合指数排名第七;省质量工作考核中我市被评为B级第一;全市2022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98.04%,排名全省第二;河源市市场监管部门2019年—2022年连续四年在全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获评优秀。
抓牢组织保障
强化工作制度落实
一是及时调整扫黑除恶斗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市场监管局和市扫黑除恶办工作部署,履行全市市场流通领域整治牵头职责,拟定全市市场流通领域整治工作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二是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市场监管局和市扫黑除恶办有关重点行业领域治理的文件精神,组织学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协作,把扫黑除恶斗争与日常监管执法紧密衔接,研究解决案件移送方面的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与综治(平安建设)考核、“双打”考评、质量工作考核及食品安全工作评议等同部署同落实。五是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有力推进全市系统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深入开展。
抓细线索摸排
强化整治打击质效
一方面,持续加强线索摸排。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日常执法检查,集中、滚动排查商贸集市、批发市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等市霸行霸行为。通过日常准入登记、信用分类监管、12315投诉举报平台、信访等途径,进一步加强线索摸排和分析研判,集中、滚动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实现线索处置全程“痕迹化”。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三书一函”整改落实。严格落实“三书一函”双向反馈制度,强监管、堵漏洞、补短板,对收到“三书一函”的整改率和回复率均实现100%。
抓实行业整治
强化市场秩序监管
开展食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重点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联合治理三年行动、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及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等行动。
开展药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重点开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利剑行动”,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云剑行动”,打击儿童类、染发类等化妆品非法添加及擅自变更配方等违法行为“亮剑行动”等行动。
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以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钢筋、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商品为重点,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执法等行动。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严厉打击“黑气瓶”、超期未检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行为。
开展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点打击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等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在网络交易市场监管行动中,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无照经营查处力度,开展反垄断工作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抓好宣传教育
强化社会共治格局
制定印发《宣传活动工作方案》,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提供扫黑除恶相关线索,积极营造浓厚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氛围。一是结合日常业务监管深入企业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充分结合安全生产、“全民反诈”“双随机、一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在市场检查、走访企业商户、执法办案等工作中,深入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广泛宣传。二是积极开展社会面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派发宣传资料等方式集中开展宣传。三是充分利用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扫黑除恶宣传。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食品安全周、质量月、安全用药月等重要活动时间节点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大力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知识,提升宣传效果,扩大宣传受众。
抓实机制建设
强化常态长效推进
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重点行业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堵塞行业监管漏洞,挤压行业乱象滋生空间。
着重规范建设。印发《河源市市场监管系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扫黑除恶斗争线索办理、督导督办、考核评价等6项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整治提升工作。目前全市共完成10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7家市场转为农超经营模式,有8家建设了智慧市场管理系统。
着力协同治理。联合制定出台了《河源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对接工作机制》《关于印发河源市公安局 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执法协作工作制度的通知》等系列制度,推动打击食品药品安全、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工作等重点行业治理向纵深发展,确保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
(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戴小茜 王国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