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以村规和家训推进移风易俗

榕树下文明新风吹拂

2023-11-10 09:43:15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前日下午,司前村大榕树下,村民们集中学习村规和家训。

■文/图:本报记者 肖斌

前日下午,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举行“践行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教育实践活动,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围坐在村广场的大榕树下,集中学习村规民约,并与家规家训相结合,移风易俗、浸润民心。

司前村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始终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学家训、明村约、强文化、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对积极践行家训,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在全村营造了积极传承家训文化、崇尚道德模范、争做司前好人的浓厚氛围。同时,该村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乡村善治中的重要作用,多元共治,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规家训相得益彰

走进司前村,村道平坦宽阔,庭院整洁,房前屋后干净。在村里走一圈,随处可见家训文化、村规民约、箴言警句,成为引领当地文明新风的一道道亮丽风景。村规民约和吴氏家训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既扩充了家训的内涵,又注入了时代要求,村规易记易懂、入耳入脑,村民自觉遵守各项约定,成为村规民约的践行者、捍卫者和弘扬者。

“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让大家一起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共建文明和谐司前。”前日,司前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吴俊峰在大榕树下围绕移风易俗等内容 ,与大家探讨如何共建邻里和谐、团结友爱的美丽乡村。

“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镌刻在司前村的吴氏宗祠家训文化墙上,庄重肃穆,引人注目。当天,吴俊峰还为当地群众讲解传承了数百年的吴氏家训,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家训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司前村利用宣传栏、村居文化墙、文化广场、学校课堂、家训厅堂等,以匾额、屏幅、册页、图片、书画、展板等形式,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相处、婚姻家庭、环境卫生等方面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使村民的行为规范有了准则。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对积极践行家训,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在全村营造积极传承家训文化、崇尚道德模范、争做司前好人的浓厚氛围。

村民自治激活乡村善治

当天,司前村还举行了“红白理事会·理出新风尚——经验交流分享会”,村民代表围绕近期村内婚丧嫁娶情况进行了交流。

“以前人们办喜事喜欢攀比,生怕办得不够排场,请乐队、摆酒席,一样都不能少。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村民都按照制度要求操办红白喜事,既省心又省力。”谈起红白理事会,村民吴志团说。

“有些乡村的老文化、老传统要辩证地看待,对村民维护公序良俗、崇尚义德勤俭要支持鼓励,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恶俗陋习要自觉抵制。”司前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吴昶生说,“移风易俗,关键在克服攀比观念上,得有人引导。”司前村于2020年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成立红白理事会。谁家有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和村委会干部提早靠前,引导大家简朴操办。“以前村民办场白事得花上万元。现在不用大吃大喝,照样隆重体面,还能更好地寄托哀思。”吴昶生说。

据介绍,近年来,司前村成立了宗族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禁毒禁赌会、妇女互助小组、群众事务党员代办站、妇女儿童之家等自治组织,广泛发动党员、退役军人、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力量,投身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在化解村民间矛盾纠纷、监督村务透明公开、代办村民行政事务、帮助妇女儿童困难群体、帮助困难家庭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司前村将继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践养成、示范引领,以家风促乡风,让文明新风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营造良好新风尚,共建文明和谐美丽乡村。

    上一篇:市区西环路部分路段11日起临时封闭施工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