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和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一级法官谢庆林:

心系群众办实事 温情司法暖人心

2023-08-10 09:34:17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徐晓曦

谢庆林是和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一级法官,2011年进入和平县人民法院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个人嘉奖各一次,2019年被省高院评为“岗位能手”,今年七一前夕获评河源法院“十佳干警”暨2023年河源法院“最美法官”。

深耕一线 守护公平正义

“作为人民法官,化解当事人的矛盾是我的第一要务。”谢庆林奋战在审判一线,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和平县某镇一开发公司与黄某签订协议书,约定将一宗面积250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黄某。协议还约定暂不办理土地使用证,但土地交易之后,黄某可以建永久性建筑,也可以转让。此后,黄某与20多人签订了协议,将土地分块转让给他人,并约定交易土地暂不办证,可以建临时或永久性建筑。黄某收取了他人资金,却未能将涉案土地交付使用,更没有完善各项用地手续,由此引发纠纷。

此案中,20多户家庭向黄某支付了款项,却多年不能在土地上进行施工建设,黄某又拒不退还已收取的转让款,矛盾时间长、积怨深。谢庆林通过阅卷对案件事实及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后,第一时间走访各方当事人,经反复交流沟通,谢庆林从案外第三人处了解发现,涉案土地的性质在案发时并不明确,涉案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行为存在极大问题。

谢庆林多次召集原告、被告双方进行座谈,向当事人厘清了其中的法律关系,疏导了20多户家庭的激动情绪,最后均接受解除合同,被告退还相关款项,双方握手言和,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良好,得到了群众充分肯定。

温情司法 巧解千千结

谢庆林始终认为,法律条文背后是有温度的,而法官就是温度的传递者之一。在谢庆林审理的借款合同系列案中,债务人因小额贷款未按约定偿还借款本息,经多次催讨仍未能如期还款,被某金融机构诉至法院。谢庆林阅卷后发现,案件当事人众多、数额较大,且债务人均是各乡镇农户,贷款性质亦是发展种养业。

涉及群众民生,谢庆林决定深入调查,找出农户未能还款的症结,力求案件办理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通过走访,谢庆林了解到农户并不是恶意不偿还金融机构的借款,而是确实存在现实困难,暂时无法还贷。

谢庆林在百香果园、猕猴桃园找到农户,农户指着漫山的果树告诉他:“因为种植周期问题,果树近年才结果,要等秋季果子成熟了资金才能回笼,而前期已将存款和贷款投入进去,导致资金困难,还不上银行贷款。”

谢庆林详细了解每户农户的实际情况后,主动联系某金融机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与其交流,劝说其体谅借款人的处境,通过调解给农户喘息之机。某金融机构被说动后,谢庆林召集双方面对面协商解决,指导双方制定展期计划或分期还款计划,最后促成该系列案的80%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其余案件圆满审结,取得了良好效果。

看到农户露出笑容,谢庆林心里很欣慰,他觉得所有辛劳都是值得的,“这是我作为一名法官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法官,谢庆林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把依法公平公正审理好每一起案件作为自己的使命,用一颗尽职尽责之心传递司法温度,彰显法官的人文情怀。

    上一篇:体育场馆成学生假期打卡地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