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三伏天的形成 太阳是最大“主谋”

2023-07-11 10:15:19 来源: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三伏天。那么,“三伏”的说法缘何而来?什么原因使得这段时间如此炎热?我们该如何在三伏天里笑着“活下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三伏的那些事。

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通常是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长为30或者40天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三伏天的形成,太阳是最大“主谋”。太阳是地球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能最多。副热带高压是主要“帮凶”。在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缓慢向北移动,被副热带高压笼罩的地区,受下沉气流的控制,天气格外晴朗,导致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急剧上升,气温也随之上升。进入三伏天,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全球气候变暖也难辞其咎。现代都市中的柏油马路、水泥路以及各种建筑物通过改变地表反射率,这也是出现城市热岛的原因。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享受”的高温,是自然气候和“人为加工”的共同产物。

虽说三伏天让人们热得够呛,但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气候现象,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迎接它、应对它,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它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温下减少露天作业,加强防暑劳保措施;不要贪凉,少吃冷饮;多吃苦瓜、丝瓜和冬瓜等清热化湿类的瓜类食物,帮助排出毒素、健脾开胃,降温防暑。

(整理:彭冲 来源:科普中国网)

    上一篇:为五保老人“送温暖”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